撕名牌大战那堪称戏剧性、甚至带着点荒诞色彩的结局,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最后一颗巨石,在《奔跑吧,兄弟!》节目组内部以及广大观众心中,激起了前所未有的狂澜。
当江城用两根手指“捡”起蔡大鲲的名牌,以一种近乎零能耗的方式加冕“捡漏王”时,导演组监控后台爆发出的,不是错愕,不是质疑,而是一片混杂着惊叹、狂笑与如释重负的欢呼!
“爆了!导播!实时收视率和网络热度同时爆表!”
“热搜!全是我们的热搜!前十里占了六条!”
“#江城撕名牌捡漏王##蔡大鲲惨遭滑铁卢##跑男史上最离谱结局#……话题度炸裂!”
“弹幕密度已经看不清内容了!服务器刚才差点撑不住!”
导播看着屏幕上那条如同坐了火箭般垂直飙升的收视曲线,以及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讨论,激动得手都在抖。他从业多年,深知一档老牌综艺要想维持热度,创新何其艰难。而江城,这个看似与节目格格不入的“异类”,却用一种他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爆炸性的新鲜血液!
他不是靠体力、不是靠算计、甚至不是靠传统的综艺感,他靠的就是那套贯穿始终的、理直气壮的“省力哲学”!而这种哲学,在竞技综艺的背景下,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制造了无数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在江城的逻辑里)的笑点和名场面。
“天才!这就是个综艺天才!”导演猛地一拍大腿,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狂喜,“不!他不是天才,他是……综艺之神派来眷顾我们的!”
从此,“综艺之神眷顾者”这个名号,便在节目组内部不胫而走,悄然成为了江城的又一个标签。
而网络上,关于江城在跑男中的各种“神操作”剪辑视频,如同病毒般蔓延。
有“泥潭躺平·静止系强者”的片段,配以佛系背景音乐,被戏称为“压力管理教学片”;
有“指压板哲学·疼痛思想家”的集锦,被无数打工人奉为“职场摸鱼(划掉)……职场生存哲学指南”;
更有“撕名牌终极咸鱼·捡漏の王”的完整剧情线剪辑,配上热血沸腾的bG和悲壮的英雄落幕画面(特指蔡大鲲),硬是剪出了一部“废柴男主逆袭”的励志(?)大戏。
这些视频的播放量动辄破千万,弹幕和评论区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我宣布,江城就是我的电子榨菜!下饭神器!】
【每次看他‘摆烂’,我就觉得我的人生还有救!】
【他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做‘参与’!】
【节目组这波请人请得太值了!拯救了一季的KpI!】
【其他c是来玩游戏的,江城是来玩节目组的!(狗头)】
甚至连一些官媒和社科类账号,都开始引用江城的这些片段,探讨起“当代年轻人的反内卷心态”、“非暴力不合作式幽默”以及“如何在高强度社会中寻找自己的舒适区”等社会议题。江城的形象,已然超越了单纯的娱乐明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代言人。
在后续的节目录制中,江城这种“被综艺之神眷顾”的体质,愈发凸显。
“水上漂”环节,别人拼命踩着摇晃的浮板向前冲,他研究了一下浮力原理,直接抱着浮板用狗刨式“划”了过去,速度不快,但极其稳健,反而因为姿势过于朴实无华而引人发笑。
“美食猜猜”环节,面对稀奇古怪的当地特产,别人靠猜靠蒙,他直接拿起一块放进嘴里品尝,然后精准报出食材和大致做法,原因是“看起来不难吃,尝一下省得猜”,其淡定的态度和对食物精准(且省力)的判断,再次惊呆众人。
“团队协作”搭塔游戏,别人手忙脚乱、争论不休,他默默走到一边,用节目组提供的备用材料,按照某种独特的力学结构,搭了一个虽然不高但异常稳固的“江城式懒人塔”,当其他组的高塔纷纷倒塌时,他的小塔岿然不动,虽然没赢,但也没输,再次完美诠释“省力维稳”的核心思想。
他所到之处,仿佛自带一种“规则扭曲力场”。再紧张、再激烈的游戏,到了他这里,节奏总会莫名其妙地慢下来,画风总会不可抗力地跑偏,最终往往以一种无人预料、却又效果十足的方式收场。
其他c们也从一开始的惊讶、调侃,逐渐变成了习惯,甚至开始主动配合和“利用”江城的这种特质。
邓朝会故意在游戏前问:“江城,这局你准备怎么‘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