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他似乎觉得有些无聊,又从旁边拿过一本他自己带来的《闲适人生》,就着阳光,一边漫不经心地翻着书页,一边时不时伸手从零食盒里摸点吃的。
期间,他甚至因为阳光太暖和,书本太枯燥(?),而小小地打了个哈欠,眼角渗出一点生理性的泪花。
这一切,都被镜头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卡!”胡导喊了停,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太好了!江老师,您这状态绝了!我们补几个特写镜头,您就继续这样,吃零食,看书,或者发呆都行!”
拍摄进行得异常顺利。江城完全不需要“表演”,他只需要存在,做他自己,就是最好的素材。
在补拍一个手部特写,需要他反复做一个从盒子里取食的动作时,江城在导演喊“卡”的间隙,看着那盒已经被他消耗了小半的“闲趣格子”,突然对着镜头(或者说,对着旁边的导演),用一种陈述事实的平淡语气吐槽了一句:
“包装……下次改改。太难开了。”
“噗——”现场不知道是谁先没忍住笑出了声,随即引发了一小片压抑的低笑。
胡导更是乐得拍大腿,对着收音喊道:“录下来了吗?这句也录下来!到时候看情况能不能用上!神来之笔啊!”
陈经理在一旁,非但没有觉得被冒犯,反而眼睛发光,觉得这简直是免费的、极具共鸣感的宣传点!
整个拍摄过程,没有NG,没有反复,江城以一种近乎“流水线”作业的效率,完成了所有需要的镜头和状态捕捉。原计划可能需要一整天的拍摄,结果在下午三点刚过,就宣告全部完成。
“收工!”胡导意气风发地喊道。
江城从懒人沙发里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肢体,脸上露出了“终于可以下班了”的轻松表情。
陈经理赶紧上前,热情地握手:“江老师,辛苦了辛苦了!效果太好了!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江城点了点头:“嗯。零食味道还可以。”
这句朴实无华的评价,让陈经理更是心花怒放。
回程的车上,林婉看着自家老板那副“完成了一项麻烦任务”的放松姿态,再回想今天拍摄现场那些自然又充满趣味的画面,忍不住感慨:“城哥,我觉得这广告片出来,效果肯定爆炸。”
江城闭着眼睛养神,闻言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
效果爆不爆炸,他并不关心。
他只知道,这次“被动营业”确实不怎么费劲,而且,那个“闲趣格子”的腰果,味道确实不错。
或许,可以让林婉问问品牌方,能不能定期送点样品到工作室?
他迷迷糊糊地想着,在车辆平稳的行驶中,意识逐渐沉入了温暖的睡意。
拍摄结束了。
但由这场“真实”拍摄所引发的风波,才刚刚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