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2)

20

“就算二大爷不带头,只要有蛛丝马迹,院里的那些闲言碎语也能传得满天飞。”

“既然躲不过,这次必须把刘光耀弄死。”

“大哥那边迟早要过这一关。如果他转不过弯,我去跟他讲清楚。”

“我们家正大光明,犯不着怕这些流言蜚语。”

“谁要是敢蹬鼻子上脸,年夜饭就在局子里吃吧。”赵江说到后面声音陡然低沉。

赵颖紧紧攥着衣角,重重地点了点头。

二哥说得对。

这事根本瞒不住。

有二哥撑着,不怕大哥和妈受委屈。

郑娟却听得一头雾水:“街坊邻居,真能这么狠?”

“你不知道我们院里都是些什么人。”赵颖撇着嘴数手指,“三个大爷里,易忠海是个绝户,整天琢磨找人养老,开大会老是偏帮傻柱和秦淮如——就是棒梗他妈。”

“二大爷刘海忠一心想着当官,生的两个儿子刘光天、刘光耀也跟他一样,都是势利眼。”

“三大爷闫埠贵在小学教书,抠门得厉害。外人说是勤俭持家,可对自家孩子却处处计较,吃花生都要数着粒数。他儿子闫解放就住在咱们对门。”

“要说最让人烦的,还得是秦淮如和傻柱这对怪人。”

秦淮如丈夫早逝,独自带着三个孩子过活。轧钢厂的厨子傻柱从她守寡后就经常帮助她一家,表面看是热心肠,可秦淮如从不领情,儿子棒梗更是把他当成仇人。傻柱被这家人折磨得苦不堪言,三十多岁还单身,说起来可怜,也是自找的……

赵颖边走边把大院里各家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郑娟越听越迷糊。

越听越害怕。

没想到四九城的人比光子片还精明。

虽说遇事总开全院大会。

但偏帮拉偏架的痕迹太明显。

每件事都是靠道德来解决。

郑娟偷偷看了赵江一眼。

这才明白他当初为什么对棒梗、闫解放和刘光天那么冷淡。

原本以为只是小辈不成器。

哪知道他们父辈更不是好惹的。

跟着谁学谁。

屋檐歪了,椽子自然斜。

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怎么还能成才?

可气,又可惜。

还好院里也有明白人,真正**的也就是那几个刺头。

大部分住户还是各过各的日子。

像赵江家这样不掺和是非的也不少。

只要那些人不得寸进尺,大家也愿意退让一步。

但郑娟清楚。

赵江可不是能忍的人。

眼下这事已经找上门,绝不会轻易放过。

几人匆匆往四合院赶去。

刘光耀却绕了远路。

他对这个院子本就没感情,一年到头也就过年三十回去吃顿饭。

今年偏偏没有三十,只能二十九回去应个景。

因为心里发虚,赵江不敢见对方。

回家后必须立刻跟父亲说,绝不能让父亲透露他在建筑局工作的事。

这件事必须严严实实瞒住。

万一赵江向曹坚秉提起一句半句,他的名声就毁了。

现在形势紧张,一点污点都不能有。

真要出事,他的前途就全完了!

大约二十分钟后。

赵江一行人回到四合院。

路上他还特意买了一台相机,说是用来拍全家福留作纪念。

这时赵颖正兴致勃勃地摆弄相机。

刚进院子,几人的脸色就变了。

只见所有人都聚集在中院——

易忠海、刘海忠、闫埠贵正在主持全院大会。

闫埠贵迎面撞见赵江,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一句话也没说。

平时见到谁都笑的三大爷,最近再没露出过笑脸。

今天被贾张氏闹了一通,脸色更加难看了。

闫解放的事情本来还能压下去,

可贾张氏那张嘴还是全说了出来。

闫家这边乱成一团,

刘海忠家更是乱得一塌糊涂。

现在三位大爷里,就属易忠海家还比较平静。

看着闫埠贵往中院走,赵江停好自行车。

还没进屋,就看见赵林急匆匆地迎出来:

“回来了?光明怎么样?”

“先别提这个,院子里怎么了?我好像听见中院在吵闹,说有人动手了?”

唉,贾张氏那个老泼妇不知从哪儿听说的,昨晚的事被她一传,整个院子都知道了。

她还把你克扣棒梗、闫解放和刘光天的事情全说了出来。

更奇怪的是许大茂突然跑到我家串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替我家出头跟贾张氏打了起来。

正好傻柱刚回来,场面一下子全乱了,现在都流血了,要开全院大会,你赶紧跟我走。”

“走!”

【17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路上赵江还说,稍有动静,全院都会知道。

果然传开了。

赵颖气得直咬牙:“贾张氏这老妖婆怎么这么爱折腾,简直像条疯狗!”

赵江低声叮嘱:“待会儿你什么都别说了,拿着相机在外围拍照。我刚看到刘光耀回来了,比我们早一步进去了,你悄悄盯着他拍就行。”

“明白!”

赵颖点头。

二哥这招数真够阴的……

要是被这种暗地里较真的家伙盯上,想想都害怕。

好在是自家人。

这叫啥?妥妥的靠山!

郑娟忽然说道:“我也想去看看。”

赵江想了一下,多见识些人心险恶对她有好处。

这姑娘太单纯,该磨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