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赵林起床时,屋里只剩刘翠娥。
他咧嘴一笑:“妈,我有件事想跟您商量。”
刘翠娥见儿子精神不错,笑着啐道:“都多大了还赖床!边吃饭边说!”
……
中院。
傻柱急匆匆冲进一大爷家。
“一大爷!那家人可阔气了,去医院竟然骑了三辆自行车!”
“昨天我就看见了,犯得着一大早盯梢?人又不会跑。”
“我不是想搞清楚情况嘛!对了,淮如今天回来,您什么时候去接?棒梗情绪不太稳定,得注意点!”
这个四合院从不平静。
一点小事就能闹得全院皆知。
人多的地方就难免有是非。
人总是会有攀比之心。
当官的想升官,光棍想娶妻,没孩子的想生子,穷的想发财。
原本各有各的追求,倒也相安无事。
但人活着总想找存在感,非要踩着别人来证明自己。
这就是面子!
人人都想要面子。
所以哪怕没有关系,也要把小事闹大。
只为显得自己比别人强。
只要让别人不痛快,自己就痛快了。
你挑我的刺,我揭你的短。
谁都不服谁,最后闹得鸡飞狗跳。
就像傻柱和许大茂,本来互不相干,偏要互相辱骂。
再比如许大茂和二大爷,原本没什么过节,只因二大爷爱摆谱,结果被整了。
贾张氏和闫埠贵之间本来没有瓜葛,闫埠贵也没得罪她,但她却莫名记恨。
这种小事都能结下仇怨。
更别说刘光耀搅黄赵林婚事那件事了。
四合院里只要有风吹草动,马上就会传遍。
无论是秦京如和许大茂,还是其他人,都会把消息传出去。
秦京如拿着一把瓜子,在秦淮如家门口转悠。
她问贾张氏:“秦淮如还没回来?”
又随口叹气,说起了昨晚的事。
不用多说,贾张氏立刻眼睛一亮。
赵江害她孙子吃了苦,现在赵家出了丑事,她当然乐见其成。
虽然还没想好怎么让赵江赔钱,但先坏了赵家名声也不错。
到时候再讨要赔偿,不是更容易吗?
更何况这件事还牵扯到官迷刘海忠的儿子刘光耀。
这是个一箭双雕的好机会,贾张氏怎么会放过?
“来来来,进屋慢慢说!”贾张氏拉着秦京如进了屋。
秦京如“无奈”地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
没多久,贾张氏就出门去找李海忠“谈一谈”。
今年过年,棒梗的事肯定会被人议论,她得先发制人,让别人也别过得痛快。
刘光耀住在单位宿舍,不在院子里。
但她可以恶心刘海忠啊!
片刻之后——
“啪!”
后院传来酒瓶碎裂的声音。
刘海忠怒吼:“滚!”
“哎哟喂,官老爷当不成咯,二小子蹲大牢,大儿子挨打,可笑死个人!你倒好,冲我一个妇道人家耍威风,好大的派头!”
“懒得跟你计较,丑八怪净作妖!”
二大爷刘海忠气呼呼地摔门走了。
是真是假,等刘光耀晚上回来就知道了。
他现在还得上街买菜呢。
路过前院时,还不忘朝赵江家翻了个白眼。
贾张氏很快来到闫埠贵家门口,将此事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
接着,她又像只报信的母鸡,在后院中院四处传播闲话。
“整天想着当官,结果大儿子赵林跟赵林的情人搅和在一起,被人打得鼻青脸肿。”
“二儿子赵江被送进去了。”
“老三常年不回来。”
“自己也因为犯事丢了工作。”
“这种人也配当二大爷?我们院没人了吗?”
贾张氏见人就唠叨不停。
闲话像长了腿一样,转眼间传遍了整个四合院。
刘家和赵家的事情顿时成了邻居们最热的话题。
一大爷这次也没有阻拦。
反正刘海忠和他在院子里是死对头。
再说赵家被推到风口浪尖,名声受损,对他反而有利。
正愁没有机会,这事儿一闹出来,简直是天赐良机。
赵家屋里,许大茂晃悠过来串门,半天没提正事,只说可以帮着写轧钢厂的推荐信,说不定能给赵林找个工作。
赵林心里清楚——这家伙不过是看赵江发达了,想来攀关系。
赵江答应改天再详细谈工作的事。
虽然许大茂心思不纯,但表面上还得过得去,赵林只能敷衍着他聊天。
正说着话,
院外声音嘈杂起来,人群越聚越多,都是来看热闹的。
赵林皱了皱眉。
许大茂却按捺不住:“这个老刁婆真是不让人安生!自己造孽害死丈夫儿子,还敢在这儿兴风作浪?”
话音刚落,他已经冲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