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2)

此刻张飞捧着酒坛进退维谷。答应吧,同僚们定要埋怨;不答应吧,又恐扫了燕王兴致。

刘凤笑看张飞窘态,悠然发问:\"翼德还未决断?要饮便速速开始,莫要耽搁。\"

酒量不行的话,接下来的事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张飞急得直挠头,支支吾吾道:\"哎呀!俺...俺真拿不定主意啊!\"

刘凤胸有成竹地抿嘴一笑,步步紧逼道:\"翼德,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想老半天?痛快给个准话,行还是不行?\"

要知道刘凤脑子里装的学问,可是足足甩开东汉名人几条街!

前世在现代社会参加婚宴时,什么劝酒套路没见识过?连现代人的花招都能轻松化解,更别提这些东汉古人的把戏了。

他早摸透婚礼的门道——新郎官要想躲酒,装醉是最常用的招数。不过瞧见麾下文武官员跃跃欲试的模样,他倒起了捉弄人的心思,准备设个套看这群人出洋相,那场面想必精彩得很。

张飞本就不是以智谋见长的将领,扭头就向同僚们投去求救的眼神,目光尤其在郭嘉和贾诩身上打转。

这两位军师好歹隶属军队系统,与武将们的关系比其他文官亲近不少。

接收到张飞的眼神,贾诩只是苦笑着耸耸肩,摆出无能为力的表情。他素来谨小慎微,哪敢跟自家主公唱反调?更何况他刻意保持低调,就是要让主公对自己放心——毕竟他不像别人跟主公有私交,也没什么朋友,唯一效忠的对象只有眼前这位。

正当贾诩打算继续当透明人时,身旁的郭嘉却来了精神。这位少年军师深得刘凤信任,与武将们称兄道弟,连荀彧、荀攸这样的顶尖谋士都是他举荐的。既然人脉网早就铺开,倒不如大大方方亮出来。更何况他才十六岁,正是爱凑热闹的年纪。

郭嘉笑着上前为张飞解围:\"王上,谁不知您海量?今日就别再展示了。大婚之夜若醉得不省人事,王妃娘娘怕是要恼的。不如这样——臣提议改用大酒壶,一壶约莫一斤,每次饮尽一壶。既显热闹,又让更多宾客有机会敬酒。\"

殿中群臣暗自赞叹:不愧是读书人里的翘楚!明摆着想灌醉燕王,话说得却处处为王上着想。既担心误了洞房花烛,又搬出王妃作挡箭牌,倒像在劝燕王节制。难怪年纪轻轻就能当上军师,这说话的本事确实高明。

刘凤无奈摇头,心想郭奉孝这张嘴啊,黑白都能说颠倒。不过今日这顿酒是躲不过了:\"依奉孝所言,咱们就用酒壶拼酒吧。\"反正以他的酒量,一斤五斤并无差别。倒是关羽、张飞那些武将,喝起急酒来怕是要吃亏。

众臣见燕王竟真应允,不禁愕然。以燕王的精明,岂会看不出这酒壶拼酒反倒喝得更多?为何还要答应呢?

不过转瞬便将此事抛之脑后,殿中群臣已按捺不住兴奋。谁人不知燕王海量?虽无人真敢上前比试,可坊间传闻:自燕王饮酒以来,从未有人见他醉过。

张飞抱起酒坛,**斟满一壶,举壶豪迈大笑:\"哈哈!俺老张打头阵!主公,俺先干为敬!愿主上与蔡王妃百年好合,恩爱到老!\"话音未落,仰头便将整壶佳酿饮尽。

\"孤承将军吉言!\"刘凤毫不迟疑,接过酒壶便痛饮而尽。

此时关羽持壶上前,郑重道:\"臣祝主上与蔡王妃,天作之合!\"说罢亦是举壶畅饮。

\"云长有心了。\"刘凤含笑颔首,接过侍女新斟的酒壶,再次一饮而尽。

众将见状,纷纷举壶上前,诚心祝福主上新婚之喜。刘凤来者不拒,酒到杯干,面上始终带着真挚笑意。

武将们轮番敬酒,刘凤却毫无醉态。文官们终究坐不住了,荀彧率众起身,亦开始向主上敬酒。比起武将直白的祝词,文臣们的贺词更显风雅。

须知当世文士皆善饮,绝非后世文弱书生可比。一人饮上十余斤亦非难事。

这场酒宴整整持续了三四个时辰,直至夕阳西下方才作罢——倒非刘凤不胜酒力,而是满朝文武已无人敢再战。

刘凤独战百官,放倒上百宾客,自己却仍神采奕奕,仿佛还能再饮三百杯。

(五)5

宣明殿内酒坛堆积如山,王宫上下消耗了上万斤\"天上白玉京\"佳酿。所幸这美酒乃自家酿造,随时可取,否则光是酒钱便要耗费不少。

即便如此,锦绣山庄酒坊的库存也已告罄,若想再饮,怕是暂时无酒可取了。

望着殿内东倒西歪的宾客与朝臣,刘凤不禁仰天大笑:\"尔等还想灌醉寡人,如今反被寡人放倒,当真可笑!\"

在刘凤有意引导下,张飞、关羽、臧洪等好酒之徒早已烂醉如泥,其余宾客更是人事不省。眼见满朝文武皆被自己灌倒,刘凤面露得色——方才不是都很张狂么?怎的现在不继续耀武扬威了?

刘凤随即唤来宦官宫女:\"将宾客送回住处,朝臣们让各家府邸派人来接。\"

\"诺!\"宫女宦官们齐声应道。

刘凤不再理会殿内醉汉,径直往寝宫婚房而去。

......

王宫寝殿内,蔡琰的陪嫁侍女们纷纷上前讨赏。刘凤自然知晓这婚礼习俗,便从怀中取出金珠分赏众人。

\"大王,该饮合卺酒了。\"身旁宫女小声提醒。

\"嗯,备好便是。\"刘凤斜倚御座,摆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