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开始联排(2 / 2)

从公寓到剧院的路程不远,步行约莫二十分钟。街道两旁的行道树投下斑驳的树影,他戴着耳机,里面播放的不是流行音乐,而是下午即将联排的剧目原声带。

他跟着旋律轻声哼唱,脚步不自觉地踩在节拍上,身体微微律动,引得路人偶尔侧目,但他浑然不觉,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剧院坐落在一条相对安静的街上,是一座有些年头的建筑,外墙爬满了常春藤,透着浓浓的艺术气息。

方一凡走到侧门,刷了门禁卡,“嘀”的一声轻响,厚重的防火门开启。

门内是另一个世界。空调的冷气扑面而来,带着一股特有的味道——木质地板蜡、灰尘、旧幕布以及隐约的汗水味混合在一起,这就是剧院后台的味道,是方一凡热爱的“战场”的气息。

“一凡,来啦!”一个穿着黑色工装裤、戴着鸭舌帽的场务大哥看到他,笑着打了个招呼。

“嗯,张哥,下午好!”方一凡热情的回应。

他穿过略显凌乱的后台通道,两边堆放着各式各样的道具箱、服装架。几个和他一样来参加联排的演员已经到了,正聚在一起热身、聊天。大家互相点头致意,眼神里都带着对接下来工作的认真和期待。

“一凡,听说今天林老师会来盯联排?”一个叫孙薇的女生,在剧里和他有较多对手戏,凑过来小声问道。

“好像是,”方一凡点点头,语气不由得严肃了些,“导演上午发信息说了,让我们都打起精神。”

林老师是特意请来的外援导演,在音乐剧圈内颇有声望,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

正说着,排练厅的门被推开,一个身影走了进来。

不是林导演,却让在场的所有年轻演员们都瞬间肃然起敬,甚至带着几分激动——是陈铭,一位在音乐剧舞台上活跃了二十多年的老牌演员,也是这部戏特邀的艺术指导。他年近五十,但身材保持得极好,穿着简单的黑色t恤和运动裤,眼神锐利而温和,自带一股沉稳的气场。

“陈老师好!”大家异口同声地问好。

陈铭笑着摆摆手,他和一些演员,简单说了几句鼓励的话,然后便走到角落的椅子坐下,开始翻阅剧本。

方一凡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能得到陈铭这样的前辈亲自指点,是极其宝贵的机会。

他不敢怠慢,立刻走到一旁,再次拿出剧本,反复揣摩那段戏。

回想起陈老师之前示范时,一个简单的转身,一个眼神的停顿,所蕴含的情感力量远超他之前的那种表演方式。这就是经验的差距,也是他需要努力攀登的高峰。

下午一点半,联排准时开始。排练厅里,灯光亮如白昼,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清晰无比。

钢琴老师坐在三角钢琴前,手指落在琴键上,流淌出熟悉的序曲旋律。舞台监督拿着脚本和对讲机,坐在台下正中央,神情专注。

方一凡和其他演员迅速各就各位。当灯光打在他身上,音乐涌入耳膜的那一刻,所有的杂念都消失了。他不再是大学生方一凡,而是剧中那个在理想与现实间挣扎的年轻画家。

联排并非一帆风顺。有走位记错差点撞到别人的时候,有高音部分气息控制不稳差点破音的时候,也有情绪投入不够被导演叫停的时候。

汗水很快就浸湿了他的额发和后背,动作幅度大的舞蹈段落更是让他气喘吁吁。但他没有丝毫懈怠,每一次失误后都立刻调整,认真记下导演和林老师、陈老师提出的每一个意见。

“停!”林导演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方一凡,刚才和孙薇的对戏,你的反应慢了半拍!你要知道,她说的那句话是对你巨大的冲击,你的震惊、不解、愤怒,要瞬间爆发出来,不能有任何迟疑!再来!”

方一凡深吸一口气,抹了把汗,对搭档孙薇投去一个抱歉的眼神,孙薇理解地笑了笑。

他们重新回到位置,再次开始。这一次,方一凡努力调动起全部的情绪,将角色彼时彼刻的心境完全代入。

中间休息十五分钟,大家都累得瘫坐在地上,大口喝水。

方一凡走到角落,一边拉伸着有些酸痛的肌肉,一边在脑子里回放刚才排练的片段。陈铭老师不知何时走了过来,递给他一瓶功能性饮料。

“谢谢陈老师。”方一凡有些受宠若惊地接过。

“感觉怎么样?”陈铭在他身边坐下,语气平和。

“有点累,但很过瘾。”方一凡老实回答,“就是总觉得还差一点火候,有些地方表达得不够准确。”

陈铭笑了笑:“很正常。技巧你掌握得很快,但人物的灵魂,需要时间和阅历去慢慢体会。不要急,多观察生活,多思考人物背后的故事。”他顿了顿,指着剧本上的一句台词,“比如这里,他为什么这么说?仅仅是因为剧情需要吗?不,你要找到他性格深处的逻辑。”

方一凡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