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其钢回头看了看付林,用手指打了一个接电话的手势,然后转进了汽车里。
回到宿舍后,付林借用刘晴的手机联系了王宣,让她把霍其钢的意思,和自己的意思传达给了王俊凯。
剩下的事,就看王宣和俊凯两人怎么跟霍其钢谈了。
当地时间下午14时,记者们纷纷来到卡塔尔体育俱乐部的柔道比赛馆旁,这里紧邻着一块田径训练场地。
听说下午,付林要来这儿训练,这时已经有不少记者在此等候了。
其实有些来早的记者们,看看时间还早,就先去看柔道比赛去了。
一个小时后,田径训练场已经来了十多个华夏记者,他们都很焦急,但又不得不耐心地等着。
有个记者说,已经同华夏田径队的熟人通过电话了,付林他们15时30分到。等人的滋味最难熬了,记者们开始互相调侃起来。
此时已接近16时,付林他们为何迟迟未到?
一位记者通过熟人的电话得知,他们早已在阿拉比诺田径场,开始了训练。
李青教练原本计划,安排付林等人在哈里发训练场进行恢复性训练,那里的场地和环境相当不错。
但由于采访付林的记者蜂拥而至,不仅有国内的记者,亚洲各国的媒体也纷至沓来,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训练。
这就是世界巨星的影响力,势不可挡。付林的到来,不仅引来了众多记者的追逐,甚至在多哈当地,也掀起了一股追星热潮。
据说,他的肖像照几乎销售一空,付林的比赛项目的决赛门票,也变得炙手可热,连黄牛都难以搞到。
为了让付林能够安心备战,罗超一主任特意将训练场地,改到了多哈郊区的阿拉比诺足球俱乐部,这里也就成为了,付林和刘羽翔等人的专用训练场。
在两个多小时的训练中,付林、胡开、杨耀族等人,首先进行了恢复性训练。
由于身体疲劳尚未完全恢复,他们在训练中并未使出全力。
众记者得知消息后,赶忙跑到大门外,搭乘返回新闻中心的班车。
到了新闻中心后,又立刻奔向开往阿拉比诺的班车。
五分钟后,班车启动。此时已过16时,天色渐暗,路上的车辆也逐渐多了起来。
“如果赶到那里,他们已经训练结束,那就惨了。”一位京都的同行焦急的说道。
“不过有人已经通过短信,通知鲁东媒体,他们一定会等我们的。”另一位鲁东记者,信心满满的说。
记者环顾四周,果然发现不少鲁东记者。
到了阿拉比诺,夜幕已然降临。
大家又是一阵小跑,通过安检,寻找通道,气喘吁吁地跑到田径场。
此时付林的训练刚刚结束,正在进行恢复整理。
李青教练急忙解释,让大家奔波感到不好意思。“我们随代表团抵达多哈后,休息了一天,然后参加了开幕式。今天上午其他接力队员正常训练,考虑到付林的状态,今天下午,才开始了在多哈的第一节训练课。
付林的状态非常好,比赛前不会增加训练量,一切以保持状态为主。”李青教练善解人意地解释道,说完这些便停下来,众人随即围向付林。
身着黑色运动服的付林说:“在飞机上休息得不错,尽管飞了九个多小时,但我这人无论在哪儿,想睡的话很快就能睡着。”
这句话引得十几个记者大笑起来。付林接着说:“这里晚上有点凉,不过没关系,还有两天的训练,身体状态就能调整好了。”说完,付林挥动了一下拳头:“加油!看我们的吧!”
随后,他和胡开一起收拾训练装备离开了。
李青教练又向记者们介绍道:“还有两天的训练,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在南海和华清大学集训时,我们一天两练,在这里一天一练就可以了。
运动员村的饮食还不错,就是住宿稍显拥挤。不过可以理解,这么小的国家,承办这么大的赛事,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在谈到这次亚运会的比赛时,刘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确保拿金牌是我们的目标,这不会影响我们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计划。
在国内测试时,付林的成绩非常稳定,也跑出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会不会破纪录?我想应该不会。
破世界纪录往往是在世界大赛上,强手如云,竞争激烈。在亚洲,付林的优势太明显了,没有人在后面紧追着跑,就难以刺激出最佳状态。
在两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付林接连打破了三项个人世界纪录,和一项接力亚洲纪录。当时面对的都是世界顶级运动员,打破纪录也是被激烈竞争激发出来的。这也是付林很少参加国内和亚洲赛事的原因。”
临上车前,有记者问及付林第一次参加亚运会的感受,他微微一笑:“两年前我参加了奥运会,虽然这是第一次参加亚运会,但我觉得压力肯定比不上雅典。我觉得我还是原来的我,面对任何比赛,都会坦然面对。”
回去的路上,胡开、杨耀族、劳逸等人羡慕不已。
在国内,他们都是渴望天天有记者采访,登上头条。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因为怕媒体采访而躲起来训练的,每个人心中不由得感叹,“付林实在是太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