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遭受的ddoS攻击如同数字世界的狂潮,试图将“夜安灯”这艘刚刚启航的小船瞬间拍碎在岸边。而几乎同时出现在科创社区的那篇充满恶意、细节却经不起推敲的“内测用户”差评,则像是一把淬毒的匕首,直指产品尚未建立的口碑。
双管齐下,tig精准得令人心惊!
“妈的!肯定是星烁科技那帮孙子搞的鬼!”沈宇航气得破口大骂,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试图追踪攻击源和那个发帖人的Ip,“这帖子明显是职业黑稿,连我们内测都还没开始,哪来的‘内测用户’?”
“服务器这边压力很大!”负责运维的成员额头冒汗,“访问请求太密集了,再这样下去,新用户根本注册不进来,老测试账号可能也会被挤掉线!”
团队刚刚因为产品完成而提振的士气,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蒙上了一层阴影。王锐等人脸上也露出了焦虑和愤慨的神色。
“宇航,先别管发帖人,集中精力,配合运维,优先稳住服务器!启用备用带宽和流量清洗服务,不惜成本,必须保证核心服务可用!”江辰的声音冷静得如同冰原,瞬间下达了清晰的指令,“黑稿的事情,我来处理。”
他的镇定像定海神针,让慌乱的技术团队迅速找到了主心骨,开始按照预案进行应对。
江辰快速浏览着那篇黑稿,眼神锐利。文章看似列举了诸多“罪状”,但通篇都是主观臆断和模糊指责,缺乏具体的使用场景和逻辑论证,明显是外行人凭猜测拼凑而成。
他立刻在团队官方账号和几个主要的开发者社区发布了简短声明:
「关于‘夜安灯’的恶意诋毁声明:1.产品尚未开启任何形式的内测,所谓‘内测用户’言论纯属捏造。2.我们目前正遭受不明ddoS攻击,已启动防护。3.‘夜安灯’致力于解决特定场景下的真实需求,我们欢迎所有基于事实的讨论与批评,但坚决反对任何不负责任的诽谤。真相与产品,自会证明一切。」
声明发出后,舆论稍微平息了一些,理性的人开始质疑那篇黑稿的真实性。但质疑的种子已经种下,对于一款尚未面世、急需建立信任的初创产品来说,这依然是沉重的打击。
更糟糕的是,由于攻击和负面舆论的影响,他们原定于当天下午开始的小范围友好用户内测,响应者寥寥无几。发出的几十封内测邀请码,如同石沉大海,只有零星几个之前关系极好的同学和朋友回复表示会试试,但也无法立刻提供有效的反馈。
团队所有人守着后台数据,看着那几乎是一条直线的用户注册和活跃曲线,心情都跌落到了谷底。没有用户,再好的产品也只是空中楼阁。李泽明给他们的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一天,两天……时间在压抑和等待中缓慢流逝。服务器在沈宇航团队不惜代价的守护下,终于扛住了攻击,逐渐稳定下来。但那篇黑稿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内测的冷启动困难重重。
林薇顶着双线作战的压力,脸色愈发苍白,但她没有抱怨,只是更沉默地投入到“夜安灯”细节的优化和Arteis的项目中。然而,看着自己倾注心血的设计无人问津,她眼底深处的失落和焦虑,难以掩饰。
就在团队气氛低迷到极点,连江辰都开始思考备用方案时,第三天凌晨,后台突然出现了一个微小的波动。
一个全新的,非他们邀请名单内的Ip地址,注册了一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