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我在八零搞事业 > 第126章 展销会上的慧眼

第126章 展销会上的慧眼(2 / 2)

“梁科长,您好!”苏宁站起身,接过话头,她没有直接讲技术原理,而是拿起一块经过处理和未处理的藤皮样本递给梁建业,“您看,这是处理前后的对比。我们的设备核心在于一个弹性微调结构,能自适应藤条的粗细和结节变化,避免过度切削或留青不净,所以成品率更高,材质性能也更好。”

梁建业拿着两块藤皮仔细对比,又用手感受其柔韧度,频频点头:“确实,差别很明显。你们这技术……是引进了国外设备?”

陆信适时接口,半真半假地解释道:“不瞒梁科长,我们确实研究过一台早期的进口原型机,但觉得单纯仿制意义不大。我们更注重结合本土原料特点进行适应性创新,现在这台改进设备,完全是我们自主调试完成的。”他巧妙地将那台报废设备的“道具”作用隐含其中。

梁建业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自主创新?了不起!现在很多厂子只知道伸手要外汇买设备,像你们这样肯下功夫自己钻研的,不多了。”他沉吟了一下,问道:“那……你们这套技术,或者说改进后的设备,有没有考虑过技术合作或者转让?”

陆信心中狂喜,但表面不动声色:“梁科长,实不相瞒,我们目前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完成现有订单和进一步完善设备稳定性上。不过,对于有诚意的合作伙伴,我们持开放态度。毕竟,好的技术应该惠及更多同行。”

他没有直接答应,也没有拒绝,留下了充分的余地。

梁建业笑了笑,似乎很欣赏陆信的这种态度:“理解,理解。技术研发确实需要投入和耐心。这样吧,”他从口袋里拿出笔记本,写下一个电话号码撕下递给陆信,“这是我们厂的电话。我对你们的技术非常感兴趣。如果你们后续有技术合作或者设备输出的意向,或者哪怕只是稳定的、高质量的预处理藤材供应,我们都可以深入谈谈。我们厂在外贸渠道方面,还是有些资源的。”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不仅可能解决资金问题,还打开了一条潜在的稳定销路,甚至可能是技术输出的道路!

“太好了,感谢梁科长的赏识!”陆信双手接过纸条,郑重地收好,“我们一定尽快跟进联系。”

梁建业又看了看他们的样品,勉励道:“好好干!你们这条路子走对了,扎实的技术才是根本。我看好你们‘槐花牌’。”说完,他点了点头,转身融入了人流。

梁建业刚走,春苗就忍不住小声欢呼:“太好了!陆哥,宁姐,我们遇到贵人了!”

陆信紧握着那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仿佛握着通往未来的钥匙,他看向苏宁,眼中充满了兴奋与希望:“看来,系统指出的展销会这条路,走对了!这个梁科长,是个懂行的,也是能做主的。”

苏宁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嗯,他关注的是技术和材质本身,不是浮夸的外表。这样的合作伙伴,更可靠。”她心中对系统的精准筛选也更加信服。

展销会的第一天,虽然没有立刻拿到大额订单,但结识梁建业这位潜在的、高质量的合作伙伴,其价值远超预期。这让他们看到了除了埋头苦干之外,另一种借助外部资源和合作来打破困局的可能性。资金的阴云依然笼罩,但一缕强劲的东风,已经吹了进来。他们知道,回去之后,必须立刻加速技术完善,用无可辩驳的产品实力,来抓住这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