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我在八零搞事业 > 第124章 耐久测试

第124章 耐久测试(2 / 2)

“材料或许可以优化,但更关键的是结构设计。”苏宁喃喃自语,她看向陆信,“我们需要一个更抗疲劳的设计方案。现有的这个,是借鉴了旧式机械的原理,虽然解决了弹性问题,但对付这种高频次的往复冲击,还是力有未逮。”

“有思路吗?”陆信看着她,眼神里是毫无保留的信任。

“给我一点时间。”苏宁走到工作台前,铺开新的图纸,“我需要重新计算和模拟。系统……不,是我需要检索一些关于高循环疲劳结构设计的资料。”

她闭上眼睛,在心中默念:“启动【时空资源检索】,关键词:‘高周疲劳设计’、‘弹性机构优化’、‘小型往复运动结构长寿命运转方案’。”

信息流涌入脑海,这一次,除了理论知识,还夹杂着一些来自更先进时代的、巧妙的机械结构原理图片段,虽然受限于当前时代的生产条件无法完全复制,但其设计思路极具启发性。

“有了……”苏宁猛地睁开眼,抓起铅笔,在图纸上飞快地画了起来,“我们可以放弃单一的片状弹簧结构,采用一种……组合式的弹性阻尼系统。看,这里用一组小型碟形弹簧代替单片,分散应力;这里增加一个液压阻尼器的小型化替代结构——可以用高粘度硅油和精密配合的活塞缸来实现,吸收高频振动能量……”

她一边画,一边激动地解释着新方案的原理。这个设计明显比之前的复杂,但理论上抗疲劳性能和稳定性会大幅提升。

张师傅看着那新颖的构图,先是疑惑,随即眼中渐渐放出光来:“妙啊!这样应力确实能分散开,而且这个阻尼想法……虽然没听说过,但听起来在理!能把这高频振动‘吃掉’,剩下的就是平稳的弹性动作了!”

“但是,加工难度更大了。”陆信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关键,“尤其是这个小活塞缸和碟形弹簧组,对精度要求非常高。你师弟那边,还能做吗?”他看向张师傅。

张师傅面露难色,仔细看着图纸:“这个……我得再去问问他。碟形弹簧或许有标准件能改,但这个小油缸和活塞,要求密封性好,间隙小,怕是……”

希望似乎再次被现实的加工壁垒所阻挡。

就在这时,苏宁脑海中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面临高阶技术瓶颈及加工工艺限制,可消耗积分兑换【针对性技术方案优化】及【适配当前时代工艺的简化设计指南】。是否兑换?所需积分:300点。】

苏宁精神一振,毫不犹豫:“兑换!”

【积分扣除300点,当前总积分600点。方案传输中……】

一股更具体、更贴合当下工厂加工能力的信息融入苏宁的思维。她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再次拿起笔,在原有草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等等,有办法简化!”她快速勾勒着,“你们看,这里我们可以不用追求完美的液压阻尼,可以改用一种‘非牛顿流体’填充的阻尼盒……”

“非……什么流体?”赵老憨一脸茫然。

“就是一种遇到快速冲击会变硬,慢速挤压又会变软的特殊材料。”苏宁简单解释,“我记得……对了,用浓淀粉溶液混合细石英粉,就能模拟出类似效果!虽然寿命不如专业液压油,但成本低,容易更换,足够撑过测试和初期生产了!”

“至于碟形弹簧组,”她又指向另一处,“我们可以用经过特殊热处理的65锰钢片来叠制,这种材料弹性和疲劳强度都比磷青铜更好,而且国内有厂家能生产。加工精度要求也可以适当放宽,通过结构设计来补偿……”

一个新的、更具可行性、虽然牺牲了些许“理想性能”但完全适配当前工业水平的优化方案,在苏宁的笔尖下逐渐清晰起来。

陆信看着专注修改图纸的苏宁,看着她因为找到解决方案而微微发亮的脸庞,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慨。她总是能在绝境中,找到那条看似不存在的小路。

“好!”陆信一拳轻轻砸在工作台上,斩钉截铁,“就按这个新方案来!张师傅,还得再辛苦您跑一趟,带着新图纸去找您师弟!赵大哥,想办法打听一下哪里能买到处理好的65锰钢片!春苗,准备试制非牛顿流体阻尼盒的材料!”

“明白!”

“没问题!”

“交给我!”

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方向,车间里的气氛再次从低谷被拉了起来。真正的技术创新,正是在这一次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艰难地向前推进。夜色再次降临,但车间里的灯火,比昨夜更加明亮,因为它照亮的不再是迷茫,而是一条虽然曲折、却清晰可见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