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我在八零搞事业 > 第46章 优秀作品奖

第46章 优秀作品奖(1 / 2)

八月的头一天,日头依旧毒辣,但早晚的风里,已经能咂摸出一丝极细微的、属于秋的爽利。田里的玉米棒子胀鼓鼓的,缨子变成了褐色,就等着秋收的镰刀。新房院子里的那架丝瓜,藤蔓疯爬,开了不少小黄花,已经开始结出嫩生生的小丝瓜。

晌午刚过,日头最烈的时候,邮递员那辆绿色的自行车,又一次停在了院门口。这次,他递进来的不是薄薄的信封,而是一个略厚实的、印着县文化馆字样的牛皮纸大信封。

“苏宁!县里来的!好像是啥证书!”邮递员嗓门洪亮,带着几分与有荣焉的喜气。

院子里正忙活的三个人都停了下来。春苗和英子好奇地望过来,石头也放下手里的小草篮,眨巴着眼睛。苏宁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接过那个沉甸甸的信封,手都有些抖。

她深吸一口气,当着大家的面,小心地拆开封口。里面是几张印刷精美的纸,最上面一张,抬头写着“获奖证书”四个大字,”,获奖等级是“优秀作品奖”,落款是县文化馆和县文化局,盖着鲜红的公章。被摆放在一个玻璃展柜里,旁边还有小小的标签。

“哎呦!获奖了!还是优秀奖!”春苗第一个惊喜地叫出声,凑过来看,她不认识几个字,但那大红印章和“获奖证书”几个字是认得的。

英子也腼腆地笑着,搓着手:“苏姐,你真厉害!”

石头虽然不懂,但看大人们高兴,也跟着咧嘴笑。

苏宁一遍遍看着那证书上的字,指尖抚过冰凉的纸张和凸起的公章,一股热流从心底直冲眼眶。这不是钱,甚至算不上多大的荣誉,但这是官方实实在在的认可!是对她这双手、这门手艺的肯定!

“晚上加菜!”她抬起头,眼圈微红,却笑得格外灿烂,“我去割点肉!”

傍晚陆信回来,还没进院门,就闻到了一股久违的肉香。走进院子,只见灶房里烟雾缭绕,苏宁正忙着炒菜,春苗在烧火,英子则在收拾桌子,连石头都拿着个小抹布,有模有样地擦着条凳。气氛不同寻常地热烈。

“回来啦?”苏宁端着炒好的青椒肉片出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色,“快去洗洗,吃饭!有好消息!”

陆信洗漱完,坐到饭桌前。饭菜比平时丰盛不少,除了青椒肉片,还有一盘炒鸡蛋,一碟凉拌黄瓜,甚至还有一小壶散装的白酒。

苏宁把那个大信封郑重地放到陆信面前,声音带着雀跃:“你看看!”

陆信放下筷子,拿起信封,抽出里面的证书和照片,一页页仔细看着。他看得很慢,眉头微微蹙着,像是要确认每一个字的真实性。良久,他才抬起头,目光落在苏宁因为兴奋而泛着红光的脸上,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起一个清晰的弧度。

“好事。”他吐出两个字,声音比平时温和了些许。然后拿起酒壶,给自己和苏宁面前的杯子都倒了一点白酒,“喝点。”

这算是他难得的、直白的庆贺方式了。苏宁心里像灌了蜜,端起那小小的酒杯,学着他的样子,抿了一口。辛辣的液体划过喉咙,带来一股灼热,却让她整个人都暖洋洋的。

这晚的饭桌,话比平时多了不少。春苗和英子也替苏宁高兴,说着恭贺的话。石头啃着肉,吃得满嘴流油。小小的新房,充满了欢声笑语。

县文化馆获奖的消息,像长了翅膀,第二天就传遍了槐花村。这一次,引起的震动远比之前参展更大。如果说参展还只是“凑数”,那获奖就是实打实的“本事”了。村里人看苏宁的眼神,彻底变了。以前或许还带着点对“个体户”的轻视或好奇,现在则多了几分真正的佩服和尊重。

连大队书记王建国,再次见到陆信时,都主动递了根烟,语气诚恳了不少:“信子,行啊!没想到小宁还有这本事!给咱槐花村争光了!以后有啥困难,跟队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