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消融,黑石城外的黑水河重新奔腾起来,带着碎裂的冰块,发出哗啦的声响。泥土变得湿润,空气中弥漫着万物复苏的气息。然而,春寒依旧料峭,北风不时卷起沙尘,提醒着人们这里仍是边关苦寒之地。
城内匠作区,周耐火的琉璃工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经过整个冬天的反复试验和工艺改进,新一炉的琉璃即将出窑。周耐火和几个得力徒弟紧紧盯着窑口,脸上混合着紧张和期待。凌风也悄然来到工坊,站在稍远处观望。
“开窑!”周耐火一声令下,窑门被小心撬开,热浪扑面而来。待热气稍散,徒弟们用特制的长钳,将烧制好的琉璃件一件件取出,放在铺着细沙的冷却台上。
最先取出的是一些小件器皿——杯、碗、碟。令人惊喜的是,这一批琉璃的透明度又有了提升,淡青的底色更加均匀,气泡和杂质也少了许多。但真正的焦点,是最后取出的几件较大型的平板琉璃和两个尝试烧制的、带盖的方形小盒。
当那几片长约两尺、宽一尺有余的平板琉璃被抬出来时,周围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惊呼。琉璃板表面平整,虽仍有细微的弧度,但透明度相当不错,能清晰地映出后面的人影。更妙的是,因加入了微量的铜粉,琉璃板在光线下泛着一种极其淡雅、近乎无色的天青光泽,与常见的绿色或浑浊的琉璃截然不同。
“城主!您看这……”周耐火声音有些颤抖,指着那平板和方盒。
凌风走近细看,用手抚摸光滑的表面,眼中露出赞许之色:“好!周师傅,诸位工匠,辛苦了!此板已堪大用。这些方盒,更是精巧。”
他当即指示:“这些平板,挑选最平整的两块,仔细打磨边缘,用软木框装裱起来,我有大用。其余小件和方盒,妥善保管,作为样品。下一步,尝试烧制更大、更薄的平板,以及……类似花瓶、笔筒之类的器形。”
周耐火激动地连连点头,工匠们也备受鼓舞。琉璃品质的突破,意味着黑石城又能多一项拿得出手的高端货品。
几乎与此同时,老拐拿着一封来自云州的密信,匆匆找到凌风。信是胡掌柜通过暗线送来的,内容颇为微妙。安平王府的那位采买管事,此次前来取货时,并未如往常般只谈香露,而是看似随意地提及,王府近日欲修缮一处别院,需采购一批上等琉璃窗饰,询问胡掌柜的“海商”朋友能否弄到“通透如水、色泽雅致”的平板琉璃,价格好商量。此外,管事还隐晦地提到,王府近来与户部那边在漕粮转运份额上有些争执,若胡掌柜的“朋友”在南方漕运上有什么“消息”或“门路”,王府愿出重金购买。
凌风看完信,沉吟片刻,对老拐说:“王府这是在试探,也是递出橄榄枝。他们不仅想要香露,开始对我们的‘渠道’能提供的其他东西感兴趣了,甚至想借助这‘渠道’打探官场消息。”
老拐皱眉:“琉璃的事,咱们刚有起色,倒是可以应付。可这漕运消息……咱们哪有什么门路?”
凌风微微一笑:“无妨。我们不需要真有门路。你让胡掌柜回复:就说其海商朋友主要经营香料奇珍,与漕运牵扯不深,但会尽力打听。至于琉璃……可应承下来,但言明此物烧制极难,运输易损,需耗时数月,且价格不菲。先吊着他们。”
“另外,”凌风压低声音,“让暗影设法从市面上收集些关于户部漕运的公开信息,比如往年各漕帮的份额、近期漕粮抵京的日期延误等,整理成一份看似机密、实则细查便能知的消息,下次交易时,‘附赠’给王府。既要显得我们有价值,又不能暴露我们的真实底细。”
老拐心领神会:“明白,虚虚实实,既示好,又保持神秘。”
安平王府的主动接触,表明黑石城通过香露建立起的这条隐秘财路,正开始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凌风谨慎地应对着,既不过分亲近,也不拒人千里,一步步地将这条线握在手中,使其成为黑石城在京城权力边缘的一枚暗棋。
第203章北疆暗流:阿剌罕盟靺鞨,凌风谋远交
春意渐浓,草原开始泛绿,北疆的局势却并未随着天气转暖而缓和,反而暗流涌动。暗影从北方传回的消息显示,兀术部的新统帅阿剌罕,在经历了冬季几次不成功的试探后,改变了策略,不再急于强攻黑石城,而是派出了大量使者,携带礼物,活跃于黑石城以西、以北的广袤草原和山地部落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