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所士兵把身体缩到掩体后面,将枪口举过头顶对入口区域压制。
科伦少尉从胸前拿出一个对讲机:“总部总部,我们遭到袭击,请求空中支援!”
\"收到,确认呼号、位置、IFF(敌我识别码)。\"总部回复。
科伦少尉如实回答后总部再次回复:“确认,请等待!”
科伦南方某军事基地,JtAc(联合战术空军管制组)接到总部支援指令。
工作人员立即核实目标类型、附带损伤风险和最佳攻击方式。
确认无误后工作人员拿起电话拨号Abc空中指挥控制中心,确保无友军飞机冲突。
Abc空中指挥控制中心调配飞行队列,向飞行员发送命令。
命令发出四五分钟后,一架Ah-64E“阿帕奇卫士”武装直升机起飞,直奔目标地点而去。
346高地,副所长抱着一挺RpK16轻机枪扫射。
科伦少尉采用burstFire(3-5发短点射)方式向工事处射击,飞舞在空中的子弹精准落在工事的射击口内,击杀了副所长。
burstFire射击方式,即在AUto(全自动)模式下短促扣动扳机,控制每次3-5发,力求在压制敌人的同时节省弹药。
不过这个方式有个缺陷,必须要经过严格训练才能熟练掌握,不然很容易一次打多或打少。
哒哒哒~~
天空上传来直升机旋翼的声音,少尉抬头一看,发现空中支援已经赶到,于是他挥手向前方的南方军大喊:“迅速撤离!迅速撤离!”
Ah-64E“阿帕奇卫士”直升机驾驶舱内飞行员的手指在武器选择面板上移动,将武器切换成30230链式机炮。
随后副驾驶用tAdS光电瞄准锁定目标,手动微调后确认AUto(全自动)射击模式。
“目标锁定,请求开火!”飞行员向JtAc请示。
总部收到信息后向飞机发送九行简报,飞行员和副驾驶按照简报内容进行调整。
“准许开火!”JtAc下达最后指令。
飞行员的右拇指按下操纵杆上的机炮扳机,炮弹如雨点般向哨所倾泻,简易的工事被撕成碎片。
半分钟内,哨所被炸的一片狼藉,木头和石头碎片遍地都是。
“切换武器!”飞行员道。
“收到,调整中!”副驾驶再次在武器选择面板上操作,将武器切换成AG-114“地狱火”导弹。
“开启激光!”副驾驶按下按钮,一道人眼看不到的激光照在哨所上。
很快,驾驶舱内的hUd(平视显示器)上显示“RdY”,表示系统自检完成,飞行员打开操控杆上的保险盖,右食指长按按钮一秒。
嗖——
导弹尾部喷涌着烈火离架,按着激光指引方向飞去。
轰!命中目标!
哨所瞬间化为一片废墟。
“目标摧毁,返航!”飞行员道。
突然,hUd上闪烁红色“ISSILE“警告,驾驶舱中发出合成语音提醒:“导弹发射!12点钟方向!导弹发射!12点钟方向!”
飞行员听到警报马上做出Spilt-S紧急机动动作,直升机翻滚180度倒飞,并且俯冲加速贴地飞行。
副驾驶手动以每秒4-6发的速度混合投放箔条与热焰弹。
只听轰一声,来袭导弹爆炸,飞机开始自检,Fd(多功能显示器)上反馈出发动机参数、液压系统和航电系统。
飞行员道:“遭到攻击!1号引擎油压下降!”
副驾驶检查tAdS,回复道:\"tAdS仍在运行,未检测到燃料泄漏。\"
在两人交流之际,飞机主警告面板上亮起“hYdpRESSLow”灯并且响起语音警告。
“油压下降超过预警,切换备用泵!”
很明显,来袭的导弹对飞机动力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此时,哨所正北方有十几辆武装车辆疾驰而来,车辆上载有许多便携式防空武器。
哨所呼叫的援兵赶来了!
与此同时,JtAc通过紧急求救信号获得了直升机参数、威胁来源、威胁类型等信息。
JtAc立即将情况反映到总部,总部通过AFAtdS(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和beForcetracker(友军追踪系统)定位遇袭直升机并叠加反馈信息。
总部人员抄起电话,对JtAc下令:“激活cSAR(战斗搜索与救援)!”
JtAc工作人员开启IVhS(综合生命维持系统)检查飞行员身体状况。
随后,JtAc派遣两架Uh-60“黑鹰”直升机前去救援。同时,总部调遣快速反应部队提供地面支援。
南方某科伦军事基地,大门升降杆升起,七辆快速机动装甲车和四辆中型轮式装甲车驶出基地,直奔346高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