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第一战队的崛起?(2 / 2)

她和袁丽丽是交替上场的,除非李凡有别的安排。

至于挑选对手,张芳也没有特别针对谁,就按着后面几支战队的位次,直接挑选。

金吉吉战队之后是伊莉莎战队,她便挑了他们战队的人员作为这一组对抗赛的对手。

随着对方入座对抗席,张芳便示意后台的配乐老师,可以开始演奏。

……

……

“在你身边路虽远”

“未疲倦”

“伴你漫行”

“一段接一段”

“越过高峰”

“另一峰却又见”

“目标推远”

“让理想永远在前面”

……

【歌曲:漫步人生路,演唱:邓丽君,词:郑国江,曲:中岛美雪】

……

张芳上一首歌曲【约定】,带给人们的声线反差有些强烈,以至于他们颇为震撼。

而这首【漫步人生路】一出,原本的熟悉感一下子就又回来了。

对嘛,这才是唱出【千千阕歌】的那种声音,光听歌声就给人一种冲破黑暗的力量感。

不过与【千千阕歌】前期仿佛受到束缚,直到副歌时才彻底爆发出来的感觉不同。

眼下这首歌,延续了之前那一首的婉约,属于是温柔式的爆发。

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力量感”,并非那种激昂高亢的冲击,而是一种更内敛、更绵长的“韧性力量”,像初春融雪般温和却坚定,藏在松弛与从容里。

整首歌,给人一种沉醉而不自知的舒适之感。

尽管是白话歌曲,却是不管能不能听得懂歌词,都让人的心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慰藉。

这比起任何心灵鸡汤都更加让人容易接受。

听众心中的某些纠结与执念,在不知不觉间已经释然。

人生起起伏伏,我自随性漫步其间。

他们在这一刻,突然就明悟了这首歌歌名的意思。

一首【约定】,看似有情,实则绝情。

一首【漫步人生路】,道尽生活的随性与恬适。

歌曲的名字,往往藏在了副歌第一句之中。

有些创作人会直接拿里边的歌词当做歌名。

而有些创作人则会对其进行提炼,浓缩为更具代表性的名字。

这一方面,李凡都做到了极致。

让人不由得对他的创作才华,又是一轮唏嘘与感慨。

让听众们忍不住喊话其他的创作人,以后取歌名都学着点,就算是直接拿副歌第一句来套用,也不要只是抱着加强记忆点一个理由了。

李凡可不知道,他以一己之力,拔高了听众对歌名深意的期待,间接影响了其他创作人今后取歌名的难度。

此刻的他,同样被张芳歌声中的温柔力量安抚到。

对于原本纠结着的,为东古续接文脉的大事业,渐渐少了份急迫,而多了点从容。

这种事情,着急是急不来的,只会给自己徒增压力而已。

而且着急也容易出错,唯有从容应对,才是长久之计。

将注意力转回当前的舞台,对于推荐孟佳战队的事情,他不再过于在意,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信息部肯定有在关注这些,他们自会安排好这一切。

而他要做的,是找到合适的人选,合适的机会,将他背负着的一个球的作品,往这个世界拿出。

至于其他的,自有专业的部门在负责。

这个世界不适用能者多劳,别人恨不得他自己把自己累垮。

这样还省得他们绞尽脑汁来针对。

越是有才之人,越是能活出潇洒人生。

这也是他之前种种摸鱼行为,没有人觉得有问题的根本原因。

放下多余的责任感,将注意力移回节目本身。

随着他们这一组比拼结束,紧跟着的则是金吉吉战队与孟佳战队的比试。

没有多余情绪困扰,李凡再次听到孟佳的作品,不由得听出了更多的东西出来。

对方对歌曲的处理手法,让他有了一些熟悉的感觉。

到目前为止,李凡接触到的,这个世界的顶级白话歌曲并不多。

真正被他细致分析过的,也仅仅只有李暮稀的那一首和平歌曲而已。

但就这一首便已经够了。

以他超强的记忆力,在没有其他情绪干扰的情况下,有这样一首大师级的作品作为参考。

其他蕴含了类似创作手法的歌曲,他是能很快找到共同点的。

此刻,孟佳的这一首歌,就是如此。

李凡能察觉出,她在歌曲的细节处理部分,融入了不少国外的创作手法。

不过,之前国内的创作人,采用的大多是与国外创作人合作创作的模式。

歌曲中有国外创作人的影子,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要不像楼老爷子那样,延续以往创作风格的作品,全部被判负就行。

国内音乐人不是他这种挂比,他们的进步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要有所改变,就值得被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