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於佳颖自夸,她对于秃鹰,还是蛮重要的。
但那边的生活环境,随着她对东古文化的继承越深,越能感受到强烈的排斥感。
融不进的圈子,还是不要硬融的好。
原本还没什么,但自打她决定要迈上回家之路后,於佳颖发觉,她的身心,她的血液,她的灵魂全都爆发出了极强的渴望。
似乎一刻也等不及了一样。
……
……
此刻,诗词协会。
李凡都在这住了两天了,不只他,另外四位也同样如此。
除了吃喝拉撒睡,他们就没有离开过会议室的。
没有太特别的原因。
就是,他写出来的回应诗。
想找一首能够回应游子归乡心切的诗,其实并不好找,即便李凡背负着一个球的作品。
能够完全应景,还需要隐晦表达的诗作,是真没有。
不过,仅仅只是表达他们已经知道对方的意思,这样的作品,就没那么稀缺了。
所以,李凡一口气拿出了两首作品,想让柳会长他们,自己商量着要选择哪一首来回应。
而问题恰恰就出现在这个“选择”上边。
几人争论了好几天,依旧难以选出哪一首作品用来回应。
“不能再纠结了,今天他们那边的论坛都开始了,现在赶紧决定要用哪一首,我直接发布在外联部官网上。
也不需要编辑特别文案,以诗作回应,不管是对文化论坛本身,还是於教授那首诗,都是很好的选择。”
杨天毅开口道。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不急着讨要一个结果,可谁知,二选一的局面,会这么难做出选择。
“要不就这首吧,【寄君思】。”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诗:寄令狐郎中,唐,李商隐)
“‘嵩云秦树’暗写相隔之远,‘双鲤传书’点出收到讯息。
再借‘梁园旧客’‘茂陵病相如’自喻,以为是在说作者本身,实则说的是东古。
眼下的东古,在文化发展方面,可不就像大病之人,正在缓慢康复之中嘛!
这首诗发出去,以於教授的才华,定然能看懂其中奥妙。”
柳北邝一脸享受地吟哦了一遍全诗后,解释道。
“可我觉得这一首【秋夜寄君思】会不会更好一些。”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诗: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唐,韦应物)
“以‘秋夜怀人’起笔,句句写自身所思,却在末句‘幽人应未眠’处转至对方。
这种‘不写回应却处处是回应’的隐晦,不就是对於教授那首诗最好的回应吗?
你在天涯咏荷寄情,我在故园秋夜念你未眠,无需言语,这份同频的牵挂已算作答。”
“好嘛,这不又回到起点了?”听着两人依旧坚持着自己的选择,王衡摊了摊手苦笑一声。
他和杨天毅其实不擅长诗句解析的,他们的判断,主要就是从柳北邝和楚天舒两人的解释中来做出。
可李凡写的这两首诗,让柳会长两人一解释,似乎都应景得很,他们一时之间也选不出谁优谁劣。
“那就都别争了,让李老师自己来挑选吧,不管他选哪一首,我们都同意就是。”
看到这个情况,杨天毅直接说出了解决方案。
既然两首诗一时之间难以分出高低,那就是哪一首都能够胜任这个任务。
让别人来选,会有争议,那就让李凡自己选。
这两首都是他写的,他认为哪首好,自然就是哪首好。
不服?你先能写一首差不多的出来再说!
看大家都看向他,李凡微微一笑道:“那就选第二首吧!
虽然前一首映射到的是东古的实情,但其实,我并不太想这般体现出来。
而第二首心思更细腻一些,我觉得会更符合於教授对我们回应的期盼。
毕竟她以菡萏寄情,可见自身也是情感细腻丰富之人。
由此引发的共鸣感更强,更能稳住她归乡的情思,而不至于多生变故。”
“你啊你……”杨天毅听了李凡的解释后,原本心中对两首诗持平的天平,当即便倾向于第二首了。
要他早这样说,大家还有个屁的分歧。
而原本多少有些不忿的柳北邝,此刻也只剩苦笑。
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杨天毅也不再迟疑。
将这首诗编辑好,直接上传至外联部官网。
那些正等待着东古对这次文化论坛给出回应的外部媒体,第一时间便收到了这个信息。
然而,当他们看到这次外联部的回应是一首诗时,集体懵圈了。
东古的诗,他们看不懂啊!
不过,这些外媒懂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於佳颖看懂了。
看完全诗的瞬间,她的心中先是升起了一抹感动。
东古确实收到了她的信息,而且用着同样的手法,给她做出了回应。
而感动之余,她则是对这首回应之诗的作者,产生了浓浓的好奇。
对方的诗词水平比她只高不低。
会是“接天莲叶”的那位吗?
此时的於佳颖,恨不得当即奔赴东古。
但她不能,如今东古已经做出回应,接下来她需要等待东古给她递过来一个合适的台阶。
行百里者半九十,她不能在这最后关头出现什么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