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长安城内,李渊也收到了龙虎山“欣然应允,先遣弟探”的回覆。
“张子祥……果然是个谨慎的老狐狸。”李渊看着奏报,对一旁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说道,“不过,他肯派人来,甚至暗示可能会带来‘都功印’(虽可能是仿品),已算是个不错的开端。比楼观台那些只会叫嚣的老朽强多了。”
房玄龄点头:“天师道传承千年,深谙存续之道,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与朝廷对抗,亦不会轻易全力相助。此次派人来,既是试探朝廷诚意,也是评估风险。陛下需妥善安排,既要让其看到我朝的决心与实力,也要让其感知到危机之迫切,方有可能得其真心相助。”
杜如晦补充道:“臣已安排镇异司,‘适当’地向天师府来人透露一些关于地宫邪物的非核心信息,尤其是其邪恶特性及对生灵魂魄的威胁。至于袁监正之处,则需加强守卫,非绝对可靠之人,不得接近。”
就在这各方势力围绕“三教论衡”暗中布局、互相试探之际,另一条线上的较量已悄然展开。
李靖派出的那一支由精锐斥候和少量低阶镇异使组成的轻骑特遣队,历经急行军,已秘密抵达松州前线。带队的是以勇悍和机敏着称的年轻将领裴行俭(注:历史上此时裴行俭尚年轻,但可艺术加工其早期事迹)。
裴行俭抵达后,并未急于投入战斗,而是仔细观察了吐蕃军营的布局和那些黑袍法师的活动规律。他发现,这些法师通常在深夜子时阴气最盛时举行某种邪恶仪式,汲取战场亡魂,且其周围总有重兵护卫,强攻极难。
他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挑选十名最顶尖的射手,配发由天工院紧急送来的、刻有初步辟邪符文的三棱破甲箭,并让随行的镇异使在箭簇上额外施加了“破邪”、“净光”等基础符咒。他本人则亲率一队死士,于仪式进行时,从另一个方向发动佯攻,吸引吐蕃主力注意。
是夜,月黑风高。吐蕃军营深处,诡异的吟唱声响起,黑气弥漫。裴行俭看准时机,一声令下,佯攻部队猛然冲击吐蕃营寨一侧,顿时杀声震天!
就在吐蕃守军注意力被吸引的瞬间,远处山脊上,十支闪烁着微弱金光的箭矢,如同死神的叹息,无声无息地划破夜空,精准地射向了那些正在主持仪式的黑袍法师!
“噗!”“呃啊!”
猝不及防之下,三名黑袍法师当场被符箭贯穿,身上爆起一团黑烟,发出凄厉的惨叫,仪式骤然中断!其余法师大惊失色,慌忙中断施法,寻找掩护。
虽然未能全歼,但这次精准的狙击极大地打击了吐蕃法师的气焰,打断了他们汲取魂魄的过程,使得唐军士气大振。裴行俭见好就收,立刻率军撤离。
消息传回长安,李渊稍感欣慰。这证明,即便没有高深的法力,凭借精锐的军队、合适的武器和战术,同样可以对抗超凡力量。这为他与人谈判时,增添了几分底气。
然而,坏消息总是接踵而至。
派往邙山附近监视的镇异司探员回报:地脉节点处的能量波动近日越发频繁和不稳定,那邪物似乎变得更加“饥饿”和“焦躁”。周边地区已发生数起百姓离奇昏厥、醒来后精神萎靡恍惚的事件,疑似魂魄受损。邪物的影响范围,正在缓慢地扩大。
压力,从未减轻。
李渊站在大明宫的高台上,望着南方龙虎山的方向,又望向洛阳邙山,目光深邃。天师府的使者即将到来,他们带来的会是破局的曙光,还是又一轮新的算计?
龙虎山的风,已然吹动,能否驱散这笼罩长安的乌云,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