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旅行者(2 / 2)

这件事彻底改变了“回响壁”的方向。姜先生成了我们的特别顾问,他开始用他异常敏锐的听觉,帮助识别和修复那些古老、破损的音频资料。他称这项工作为“打捞沉没的星光”。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委托我们寻找“失落的声音”。一位华裔老太太想找回故乡戏台的锣鼓点;一个战后离散家庭的后代想寻找祖父在广播里留下的唯一一段演讲;甚至有位年轻的父亲,想复原一段手机损坏前录下的、已故女儿第一次叫“爸爸”的模糊录音……

允浩和技术团队开发出了更精细的音频修复算法,星儿则在纽约组建了一个志愿者团队,在全球范围的档案馆和数据库中进行协同搜寻。FreeFall工作室渐渐变成了一个“声音方舟”,打捞着那些即将被时间吞没的记忆碎片。

金旻浩开始把这些打捞起来的声音,编织成新的乐章。他用《月光云》的旋律作为主线,融入了戏台的锣鼓、祖父的乡音、那声稚嫩的“爸爸”,以及无数其他被找回的声音碎片。这首名为《回响方舟》的组曲,在演奏时,实时生成的视觉影像会在“星门”铭牌上投射出对应的光纹,仿佛那些沉睡的声音正在被逐一唤醒,点亮。

《回响方舟》首演那天,姜成焕先生带着一群视障朋友来了。当《月光云》的旋律响起时,他们安静地听着,脸上有一种超越视觉的明亮。

演出结束后,姜先生拉着金旻浩的手说:“金先生,你们打捞的不仅是声音,是时间,是光。”

那天深夜,等其他人都离开后,金旻浩独自坐在钢琴前。他没有开灯,只有“星门”铭牌上的微光映照着他的轮廓。

我走过去,坐在他身边。

“允儿,”他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按着一个琴键,“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创造永恒,留下不朽的作品。但现在我明白了……”

他转过头,在微光中看着我。

“永恒不是坚硬的纪念碑,而是由无数易碎的、珍贵的瞬间连成的河流。我们不是建造方舟,我们只是……温柔的摆渡人。”

窗外,首尔的夜空难得地清晰,能看见几颗真正的星星在闪烁。而室内,那些被打捞起来的声音数据,正在服务器里静静地流淌,如同一条承载着记忆的星河。

在这条河流中,每一个声音都是一颗星,即使源星早已陨落,它的光芒——它的回响——依然在时空的海洋中旅行,等待被另一颗心温柔地打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