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一路向西(1 / 2)

洪武二十六年的夏天,漠北草原上吹来的风还带着几分凉意。居庸关的城门在晨曦中缓缓开启,一支前所未见的军队如同钢铁洪流般涌出关隘。

这是大明建国以来最为特殊的一支远征军。墨绿色的军装取代了往日的鲜明铠甲,钢铁战车代替了传统的骡马,整个军队行进时发出的不是往日的马蹄声,而是低沉的引擎轰鸣。

中军大帐内,朱棣正在主持军议。帐中将领分别两旁,左侧是以张玉为首的燕山旧部,右侧则是以盛庸、铁铉为代表的朝廷将领。

诸位,朱棣的声音沉稳有力,此次北征,不仅要彻底解决瓦剌之患,更要向四方展示大明的军威。

大将张玉率先出列,这位跟随朱棣多年的老将声音洪亮:殿下,末将请命率骑兵为前锋。有新型火器相助,定能为大军扫清道路!

朱棣满意地点头:张将军勇武,正合我意。你率三千骑兵先行,记住,遇小股敌人则歼灭之,遇大股敌军不要贪功,速报中军,我们这次要的不是击溃,还是全歼瓦剌主力。

末将领命!

朱棣的目光转向右侧:盛将军。

盛庸立即出列行礼。这位在另一段时空中曾在东昌大败燕军的将领,此刻对朱棣却是心悦诚服。他永远不会知道,在另一个时空里,他曾经让眼前的太子吃过败仗,更不会知道他曾阵斩过此刻站在他对面的张玉。

盛将军善用火器,此次后军七千步兵就交由你统领。朱棣说道,要充分发挥新式枪炮的威力。

末将定不辱命!盛庸的声音中带着振奋。能够指挥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对他来说既是信任,也是机遇。

朱棣最后看向文官打扮的铁铉:铁铉,后勤重任就交给你了。大军远征,粮草弹药至关重要。

铁铉沉稳应诺。这位在另一个时空曾死守济南,让燕军寸步难行的文官,此刻却要为朱棣保障全军补给。命运的轨迹早已改变,历史的际遇就是这么奇妙。

朱棣环视帐中诸将,声音铿锵:北疆不安,则天下不宁。望诸位同心协力,共破顽敌!

大军出关后,张玉率领的前锋骑兵很快就遇到了难题。

殿下,张玉在五日后返回中军禀报,末将已派出多路斥候,最远探出二百里,除了零星牧民,始终未见瓦剌主力。

朱棣凝望着地图,手指在哈拉和林的位置轻轻敲击:继续侦察,扩大范围。乌格齐哈什哈这个老狐狸,难不成放弃了和林?

此时的漠北,名义上仍尊奉着黄金家族的后裔恩克为北元大汗,但真正的权力早已掌握在瓦剌部的枭雄乌格齐哈什哈手中。

去年,朱棣以雷霆之势一举平定鞑靼与兀良哈两部,消息传至,乌格齐哈什哈在震惊之余,也看到了机遇。

他趁明军回师,迅速进占了蒙古故都哈拉和林,收拢了两部溃散的贵族和部众,声势一时无两,隐隐有一统草原之势。

与此同时,哈拉和林的大帐内,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进行。

满脸虬髯的部落首领巴特尔拍案而起:太师!明军虽强,但我们瓦剌勇士也不是好欺负的!更何况据探子来报,明军只有1万多人,我们与其像丧家之犬般逃跑,不如就在和林与他们决一死战!

端坐在上首的乌格齐哈什哈缓缓摇头。

巴特尔,你的勇猛众人皆知。乌格齐哈什哈声音低沉,但你可知道,去年鞑靼部和兀良哈部也是这般想的?结果八万铁骑,在明军的新式火器面前,连一个时辰都没撑住!

帐中顿时一片寂静。鞑靼部和兀良哈部兵败的消息早已传遍草原,但每次提起,仍然让这些草原勇士感到心悸。

那些能喷吐火舌、发出雷鸣的恐怖武器,通过逃兵和商旅的描绘,已成为草原上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