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前那长跪的身影化作的“仁”字,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涟漪在紫禁城惶惑的人心中一圈圈荡开。
乔引娣却在那无声的审判与谢罪后,悄然起身,没有理会身后那些复杂难言的目光。她的脚步离开了象征着皇权宗法的太庙,转向了宫城之后,那座可俯瞰整个紫禁城的景山。
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巍峨的宫阙阴影交错,显得她身形愈发单薄,却又带着一种难以撼动的决绝。
她怀中,小心翼翼地揣着一个用旧布包裹的小包,里面并非金银,而是从东海那片已成废墟的海湾,一寸寸搜寻、收集起来的胤禵晶碑的残灰。
那些曾蕴藏着磅礴能量、幽蓝剔透的晶体,如今只剩下黯淡的、夹杂着晶莹碎屑的灰烬。
踏上景山,林木幽深。她寻了一处开阔向阳的坡地,这里泥土湿润,远离路径。她蹲下身,解开布包,露出了里面那些仿佛还残留着灼热能量的灰烬。
指尖轻轻探入,一股滚烫的触感立刻传来,并非火焰的灼烧,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带着微弱刺痛的奇异热力,那是铀元素衰变残存的能量,也是胤禵留在这世间最后的温度。
“胤禵……”
她低喃着,声音被山风吹散,“你护了我一辈子,到最后,连一身骸骨都化作了护我的力量……这世间,终究是欠你一个公道。”
她捧起一掬灰烬,那滚烫感顺着指尖蔓延,仿佛与他最后一次牵手时的温度重叠。她将灰烬轻轻撒在面前的土壤上,动作虔诚如同播种最珍贵的希望。
灰烬遇土,并未沉寂,反而像是被激活了一般,有微不可见的幽蓝光点一闪而逝,迅速渗入泥土深处。
一捧,又一捧。她仔细地将所有残灰均匀撒开,仿佛在为他铺设最后的安眠之所,又像是在进行一场古老而神秘的仪式。
当最后一撮灰烬离开布包,她感到怀中和心头同时一空,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种奇异的平静。
做完这一切,她并未离开,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如同守候一颗注定会破土而出的种子。
夜幕降临,星子渐明,山间寒气侵人,她浑然不觉。胸口的“金甲铀变之骨”与这片刚被“播种”的土地,似乎产生了微弱的共鸣,一种生机在死寂中孕育。
翌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那片坡地时,奇迹发生了。
就在撒满晶碑残灰的土壤之上,一株嫩绿的幼芽竟已破土而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茁壮生长,抽枝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