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上,堆满了来自美洲各地的货物:墨西哥的白银、胭脂红(一种珍贵染料)、可可、皮革,甚至还有来自秘鲁的驼毛绒。但真正的核心,永远是那些被严密看守、一箱箱沉重无比的银锭和西班牙银圆(比索,PesodeaOcho,即著名的“八里尔银币”)。
船员和水手们大多是墨西哥人或菲律宾人,但也混杂着西班牙军官和商人。他们在军官和税务官的监督下,将这些承载着帝国财富和无数野心的贵金属,以及美洲的物产,小心翼翼地吊装进大帆船那深不见底的货舱。
一切准备就绪后,在总督和民众的注视下,盛大的弥撒举行,祈求圣母和圣徒保佑这艘“宝船”能平安跨越浩瀚的太平洋。随后,船长一声令下,巨大的船帆缓缓升起,抓住夏季的西南季风。
这艘满载着美洲白银的巨舰,如同一个移动的金库,毅然驶入茫茫无边的太平洋。它将借助洋流和信风,进行一场长达三四个月、近万海里的史诗般航行。途中风暴、疾病(尤其是坏血病)、海盗(虽然太平洋上极少)……任何意外都可能导致无法估量的损失。
当这艘历经风霜、船底长满藤壶的巨舰,终于平安驶入马尼拉湾时,整个殖民地都会陷入沸腾。
消息像野火一样传遍全城:“大帆船到了!白银到了!”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艘缓缓入港的巨舰上。总督府的官员、天主教会的显要、西班牙居民、以及最重要的——那些早已翘首以盼、资金雄厚的中国商人和其他亚洲贸易商,全都涌向港口。
海关官员和皇家财政官首先登船,紧张地清点登记运来的白银和货物。这个过程严格而缓慢,因为这意味着巨额的皇家税收和王室财富。
安东尼奥抵达马尼拉时,恰逢(或是他刻意安排?)一艘大帆船刚刚到港不久。他站在“圣灵号”的甲板上,冷眼旁观着码头上那一片繁忙喧嚣、充斥着巨大财富流动的景象。
他看到一箱箱沉重的银锭和麻袋装的银币被卸下,在武装士兵的严密护卫下,运往坚固的皇家仓库(AlacéReal)。那金属碰撞的沉闷声响,仿佛具有魔力,吸引着所有人的心神。
他也看到了那些等待在码头外围、眼神热切的中国商人。他们手中掌握着西班牙人乃至整个美洲渴望的商品——精美的中国生丝、璀璨的瓷器、优质的棉布、稀有的药材、精美的家具漆器。他们才是这条横跨太平洋贸易链条的最终完成者。白银将在他们手中,换取这些东方珍宝,再被重新装上大帆船,运回阿卡普尔科,最终流入美洲和欧洲市场。
这就是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GalleoTrade),一条持续了二百五十年的跨太平洋白银之路。它每年往返一次,运输的白银数量惊人(鼎盛时期每年可达数百万比索),是维持西班牙远东殖民地的生命线,也是推动明清中国“白银帝国”经济的重要外部力量。
安东尼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仿佛都带着一丝银币的金属味。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这庞大的白银洪流,就在眼前流淌,而澳门,却被荷兰人扼住了喉咙,几乎无法从中分得一杯羹。澳门渴望的白银,此刻正源源不断地流入马尼拉,滋养着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西班牙人坐拥如此巨大的财富,却对近在咫尺的澳门困境袖手旁观。这其中的冷漠与算计,让安东尼奥感到一阵心寒,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他必须见到马尼拉的总督,不仅要争取军事上的策应,更要为澳门争取参与到这白银贸易中的可能性。否则,即使打退了荷兰人,失去白银来源的澳门,也终将枯萎。
新西班牙的白银,是希望,也是阴影。它照亮了西班牙帝国的远东野心,也投下了笼罩在澳门未来之上的巨大阴霾。安东尼奥的马尼拉之行,注定不会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