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林文茵养成了一个习惯,千方百计地寻找女儿每一场重要演出的高清录像。夜晚,她和姜明远便会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将那些视频反复观看。屏幕里的女儿,技艺日益精湛,气场愈发沉稳,光芒四射。
可屏幕终究是冰冷的。此刻,坐在真实的音乐厅里,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庄严与期待,听着现场乐器调试时发出的细微声响,看着女儿在聚光灯下那专注而自信的侧脸,林文茵才真切地感受到,她的岁岁已经走到了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
姜明远似乎察觉到了妻子情绪的波动,在昏暗的光线下,悄悄伸出手,紧紧握住了林文茵的手。
他的手温暖而有力。他没有转头,目光依然停留在舞台上即将开始演奏的女儿身上,声音低沉却异常坚定地在她耳边说:“是啊,她长大了,飞得又高又远。但不管她多大,站在多大的舞台上,她永远都是我们的女儿。”
这句话像一股暖流,瞬间抚平了林文茵心中那丝因距离和时间而产生的淡淡酸涩。是啊,无论女儿获得多少荣誉,被多少人称为“大师”、“首席”,在她和丈夫这里,姜时愿永远都是那个需要他们关爱、值得他们骄傲的孩子。
这时,指挥抬起手,整个音乐厅瞬间鸦雀无声。随着指挥棒落下,恢弘的乐章奏响。姜时愿的琴弓精准地落在琴弦上,第一个音符如同破晓的晨光,清亮地流淌出来。
林文茵和姜明远不约而同地坐直了身体,屏息凝神。他们不再是隔着屏幕的观众,而是亲临现场,用全部身心去感受女儿用音乐构筑的世界。
看着她在乐团中游刃有余地引领着声部,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呼吸都与音乐完美融合,夫妻俩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骄傲与感动。
他们的女儿,真的在属于她的星空下,闪闪发光了。而他们,永远是地上那两盏最温暖、最坚定的灯。
演出圆满成功的喜悦还未散去,回到酒店,姜时愿发现父亲姜明远已经细心地预订了晚餐送到房间。一桌精致的菜肴,摆放在面对阿姆斯特丹夜景的窗边,氛围温馨而私密。
姜时愿卸了妆,换上舒适的居家服,坐在父母对面,看着他们不停地给自己碗里夹菜——都是她爱吃的。这种久违的、被父母当做小孩一样照顾的感觉,让她心里暖洋洋的。
一家人边吃边聊,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即将到来的婚礼上。
林文茵给女儿盛了一碗汤,语气里带着欣慰和一丝调侃:“岁岁,前段时间小凯特意打电话跟我商量,说你们计划好了,要办两场婚礼,一场在国外,一场在国内的重庆。”她看着女儿,眼神温柔,“他事事都想得这么周到,连怎么跟我们长辈沟通都考虑好了。”
姜时愿放下筷子,乖巧地点点头:“嗯,国内的婚礼,我们想办中式风格的,觉得更有意义。”她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是我们对重庆本地的婚礼习俗不太懂,到时候可能要麻烦爸爸妈妈多操心啦。”
林文茵闻言,宠溺地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女儿的额头,语气带着亲昵的“责怪”:“你呀,我看你这甩手掌柜当得倒是挺自在。我听小凯那意思,从场地到策划,全程都是他在跟进联系,你就负责点头是不是?”话虽这么说,但她语气里对王俊凯的满意和赞赏,几乎要满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