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面试(1 / 2)

接下来的几天,姜时愿在酒店房间里反复练习着面试曲目。琴声穿过落地窗,与纽约的城市白噪音交织在一起。

每天清晨,她都会对着林肯中心的方向练习音阶,阳光透过玻璃窗在琴弦上跳跃,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左手小指上的茧又厚了一层,揉弦时微微发烫。

E弦断裂的脆响在琴房里格外刺耳,姜时愿的手指悬在半空,琴弦蜷曲着垂落下来。她轻叹一口气,熟练地打开琴盒,取出备用琴弦。

窗外,纽约的暮色正缓缓降临,林肯中心的灯光一盏盏亮起。

姜时愿借着落地窗的倒影,看见自己专注的侧脸——眉头微蹙,嘴唇抿成一条线。她的手指灵巧地转动弦轴,新琴弦在灯光下泛着银光。

就在这时,房门“滴”地一声打开了。

“我们带了Junior's的芝士蛋糕!”林文茵的声音伴随着食物的香气一起涌入房间。

她手里提着印有经典蓝白条纹的纸盒,姜明远跟在后面,怀里抱着几个牛皮纸袋,隐约露出法棍面包的金黄一角。

“E弦断了?”林文茵敏锐地注意到女儿手中的断弦,把纸盒放在茶几上,“这弦用了快两个月了吧?”

姜时愿点点头,继续拧紧弦轴,琴弦在调音器的作用下渐渐发出清越的声响。

林文茵走到姜时愿身边坐下,“E弦最容易断,”她轻声说,手指抚过琴身上那道浅浅的划痕,“但它的声音也最嘹亮。”

姜明远从纸袋里取出一个蓝莓贝果,奶油芝士在边缘微微融化。“就像你,”他把贝果递给女儿,“越是接近梦想,越要经受这样的考验。”

姜时愿咬了一口贝果,甜中带酸的蓝莓酱在舌尖绽放。她重新架好琴,新换的E弦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当琴弓再次拉动时,那段中断的旋律重新流淌,比之前更加清亮动人。

面试当天的晨光格外清冽。姜时愿站在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大理石台阶上,琴盒的背带在肩上勒出一道浅浅的痕迹。林肯中心的喷泉在晨光中静止着,水面结了一层薄冰,像面未调音的镜子。

林文茵替她整理着衣领,手指微微发颤:“别紧张,就像平时练习一样。”

姜明远站在两步之外,不断调整着相机焦距,镜头反射的光斑在姜时愿脸上跳跃。

茱莉亚的前厅空旷得能听见脚步声的回响。姜时愿的皮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Nuber27,JiangShiyuan?”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工作人员在签到表上打了个勾,“Follow,please.”

走廊的隔音门一扇扇掠过,隐约能听见各个琴房里传出的练习声——肖邦的《革命》片段、帕格尼尼的急速琶音、某个女高音在反复打磨《魔笛》的花腔。这些声音在姜时愿耳中交织成奇妙的乐章。

面试教室的门开了。三角钢琴旁坐着三位评委,中间那位银发女士的胸牌上写着“dr.EleanorRosenberg”。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她面前的水晶杯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

“pleasetroduceyourselfandyourpiece.”右侧的中年男子说道。

姜时愿轻轻放下琴盒,指尖触到天鹅绒内衬时才发觉手心全是汗:“I'JiangShiyuanfrocha.……”声音比想象中平稳,“I'llpybach'seandpagani'scaprio.24……”

姜时愿将琴弓搭上琴弦的瞬间,窗外的云朵正好飘过,阳光突然变得柔和。她演奏的《恰空》像一条静谧的河流,在教室里缓缓流淌。

评委们低头记录的铅笔声,空调出风口的细微嗡鸣,都成了最自然的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