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谣言与恐慌(1 / 2)

“反新法联盟”在云梦大泽深处缔结的邪恶盟约,如同投入静水中的毒饵,其涟漪迅速扩散,以一种远超政令通达的速度,悄无声息地渗透进颍川、陈郡、泗水三郡的城城乡乡,角角落落。

舆论战,这场没有硝烟却同样致命的战争,率先打响。

最先察觉到不对劲的,是那些深入基层的新政宣讲队和负责清丈登记的小吏们。

在颍川郡一个原本对新政接受度尚可的村庄,宣讲的士子刚站上高台,还没来得及开口,

“哼,说得好听!分田?怕是量清楚了,好按新册子加税吧!我听说啊,这清丈之后,一亩地要按一亩半甚至两亩来交税赋!这是不让人活了啊!”

说话的是村里一个有名的懒汉二流子,平日就好搬弄是非。

但此刻,他这话却引起了不少人的窃窃私语和疑虑的目光。

赋税,是压在百姓心头最沉重的石头。

宣讲士子急忙反驳:“乡亲们休要听信谣言!新政《均田令》旨在均平赋税,抑制豪强,绝无加税之意!陛下仁德,轻徭薄赋……”

“呸!官字两个口,怎么说都是你们有理!”

另一个被暗中收买的村民喊道,“谁知道你们肚子里卖的什么药!”

类似的场景,在多个地方上演。关于“清丈是为了加税”的谣言,如同跗骨之蛆,死死缠住了《均田令》的推行。

而在人口登记方面,更恶毒的谣言出现了。

在陈郡某个乡亭,负责登记的年轻法吏面前,排队的百姓明显减少,而且来的多是老弱妇孺,青壮男子大多躲躲闪闪。

法吏觉得奇怪,拉住一个相熟的老农询问。

老农左右看看,压低声音,满脸恐惧地说:“后生,你们……你们登记丁口,是不是要把壮劳力都抓去修长城啊?听说北边死了好多人,尸骨都堆成山了,去了就回不来了啊!”

法吏愕然,随即怒道:“老伯,这是谁说的混账话!登记人口是为了厘清户籍,合理分配田亩徭役,与修长城何干?那是戍卒之事,自有法度!”

“都这么说啊……”

老农摇着头,唉声叹气,“还说家里有两个男丁的,必须去一个……这要是去了,家里田地谁种?老婆孩子谁养?不是逼人去死吗?”

“登记人口是要把壮丁都拉去修长城!”——这个结合了秦朝宏大工程残酷性的谣言,精准地击中了百姓最深的恐惧,使得许多家庭想尽办法隐匿壮丁,甚至不惜连夜逃亡。

最令人心悸的,则是围绕着《裁撤淫祀令》产生的恐怖流言。

在泗水郡,尤其是那些巫祝势力根深蒂固的地区,各种版本的“神罚”传说喧嚣尘上。

“听说了吗?隔壁县有个村子,不信邪,把河伯庙给砸了,结果第二天,村里井水全变红了!跟血一样!”

“哎呀!我们这边也是!有人撕了山神爷的符诏,当晚家里就闹了鬼,孩子高烧不退,胡言乱语,说是冲撞了神灵!”

“完了完了!裁撤淫祀,触怒鬼神,要大祸临头了!上天要降下大瘟疫了!听说已经有地方开始死人了!”

这些流言有鼻子有眼,细节丰富,再配合一些巫祝暗中施展的装神弄鬼的小把戏,在信息闭塞、普遍迷信的乡间,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恐惧,如同瘟疫般蔓延。

部分被蒙蔽、被煽动的百姓,情绪从最初的观望、疑虑,逐渐转变为对新政的抗拒和愤怒。

他们觉得,张苍带来的不是希望,而是加税、劳役和神罚!

在一些联盟势力渗透较深的地区,冲突开始爆发。

在泗水郡一个县城,当清丈队再次试图进入一片豪强田地时,不再是家奴阻拦,而是数百名被煽动起来的百姓,拿着农具、棍棒,将他们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