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四方来朝(1 / 2)

陈县丰收的奇迹,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帝国,甚至更远的地方。

“无神区”、“法碑显灵”、“张青天”这些词汇,伴随着那难以置信的亩产三成的消息,成为了街头巷尾、酒肆茶楼最炙手可热的谈资。

短短月余,陈县这座原本在帝国版图上并不起眼的县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喧嚣与拥挤。

通往陈县的各条官道上,车马辚辚,人流如织。

有衣衫褴褛、拖家带口从周边郡县逃荒而来的流民,他们眼中闪烁着对温饱最原始的渴望;

有牵着驮马、载满货物的行商,精明地计算着这片“净土”可能带来的利润;

更有许多身着各色士子服、气质迥异的读书人,以及一些打扮奇特、眼神锐利的江湖客、方士之流,他们目的明确——就是要亲眼看一看那传说中的法碑,亲身感受一下那“无神区”究竟是何等光景。

陈县城门处,每日排起的长龙蜿蜒数里。

守城兵士的工作量陡增,核查身份、登记造册、维持秩序,忙得脚不沾地,但脸上却带着一种身为“无神区”守护者的自豪与警惕。

城内更是人满为患。

新来的流民被暂时安置在城东划出的临时营地,等待进一步分配田亩或进入工坊;

客栈早已爆满,后来者只能租赁民房,甚至露宿街头;

市集规模自发扩大了一倍有余,天南地北的口音交汇,各种稀奇古怪的商品涌现,繁华程度直追一些郡治大城。

在法碑广场,每日都聚集着大量的人群。

他们仰望着那巍峨的、散发着淡淡金辉的巨碑,感受着那股令人心神宁静的秩序力量,发出阵阵惊叹。

几名身着儒袍的士子站在人群中,其中一人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胸腔内那股前所未有的清明之感,不禁抚掌赞叹:“《论语》有云:‘子不语怪力乱神’。以往只觉是圣人不愿谈及虚无,今日方知,非是不语,而是无需语!此地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百姓安居乐业,无有惊恐邪祟之忧,此乃真正的王道乐土之象!何须妄谈鬼神?”

旁边一位来自稷下的学者闻言,捋须反驳道:“李兄此言差矣。非是无需语,而是此地的‘法’,已然超越了寻常怪力乱神!依我看,张县令是以人道之法,行天道之事,将这律法的秩序,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天地规则!此乃亘古未有之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