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一边听着顾念一与大臣们的问答,一边快速浏览着手中的计划书,越看,眼中的光彩越盛,愉悦之情几乎要溢出那威严的面庞,他不住地点头,显然对这份超越时代的商业计划极为赞赏。扶苏捧着那份抄本,听得如痴如醉,他从未想过,治国除了农耕、律法、兵事,竟还有如此波澜壮阔的经济棋局可以布设,看向顾念一的眼神充满了敬佩。
待到顾念一阐述完毕,殿内先是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宏大的构想震撼了。旋即,反应过来的大臣们纷纷激动地发言,有补充细节的,有询问操作难点的,气氛热烈。
嬴政静听片刻,见讨论得差不多了,霍然起身,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善!顾卿此策,高瞻远瞩,利在千秋!便依此策行事!李斯、治粟内史,钱庄设立、‘飞钱’制度、官营工坊筹建之事,由你二人总揽,会同少府及相关府衙,尽快拟定细则,逐步推行!蒙恬,西域舆图、商路探查、护卫事宜,由你军中负责先期准备!此乃国策,各部需通力协作,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被点名的众人齐声应诺,个个摩拳擦掌。
早朝在这前所未有的经济议题冲击下结束。百官退朝时,仍有不少人围着顾念一,想要进一步探讨。顾念一好不容易才婉拒了各位热情同僚的“邀请”或“咨询”,略整理了一下被挤得有些微乱的官袍,再次求见嬴政。
在偏殿中,只剩下嬴政、她,以及被嬴政示意留下的扶苏。
“顾卿去而复返,还有何事?”嬴政心情甚好,语气温和。
顾念一再次取出一卷纸张,这次的笑容带着几分属于文化人的郑重:“陛下,长公子。商业之事,可富国强兵。然国之兴盛,不仅在于仓廪实、武备修,更在于文教昌明。故臣今日,另有一物献上。”
她将纸张呈上:“此乃‘活字印刷术’。以胶泥刻制单字,烧硬,按需排版,涂墨覆纸即可印刷。相较于雕版,此法灵活省力,成本大降,可快速大量复制书籍。若与造纸术相辅相成,则知识典籍不再为少数人垄断,寻常士子乃至有心向学之民,皆可得书而读之!”
扶苏闻言,原本平静的眼眸突然像是被点燃了一般,爆发出令人惊叹的光彩。他自幼饱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书籍和知识的传播,他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此刻,当他得知这份资料可能与知识的传播有关时,内心的激动之情难以抑制。他不由自主地向前迈出一步,身体微微前倾,急切的看着那份资料。
顾念一继续说道:“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待印刷术成熟,纸张充足之后,臣恳请陛下允准,于咸阳修建一座‘观书楼’(也就是图书馆啦~)。广收天下藏书,组织人手抄录、印刷备份,并……向所有士人、乃至识字的百姓,免费开放阅览。让知识如阳光雨露,滋养我大秦万千子民之心智!”
这一次,连嬴政都真正动容了。他深深地看着顾念一,这个来自后世的女子,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高产作物、新奇器物、生财之道,更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时代的知识格局,塑造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文质彬彬的强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