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老李,你想屁吃了! > 第104章 李渊发难,杜远躺枪。

第104章 李渊发难,杜远躺枪。(2 / 2)

李丽质眨着一双清澈明媚、仿佛会说话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扑闪了几下,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天真与关切:“父皇,既然皇祖父觉得宫中诸物都不合心意,嫌炭火有烟呛人,嫌被褥不暖身子,嫌膳食不热伤胃……何不召那个杜远来问问?他鬼主意最是多啦!”

“之前他弄出的‘金谷丰酌’烈酒,听说一口下去就能驱尽寒气呢!说不定他还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新奇法子,能让皇祖父他老人家舒舒服服、暖暖和和地度过这个冬天呢?”

她这番话,听起来句句在理,全然是为父皇分忧、为皇祖父尽孝的纯良模样。然而,那语气中一丝难以完全掩饰的雀跃与期待,尤其是提起“杜远”这个名字时,眼眸中瞬间掠过的那抹格外明亮的光彩,又如何能瞒得过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这对洞察入微的父母?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悄然交换了一个眼神,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闪而过的了然与一丝无奈的莞尔。

女儿家那点欲盖弥彰的小心思,在这深宫之中,如同透明的水晶,昭然若揭。这哪里是为皇祖父寻方子,分明是自已也想寻个由头,见见那个在宫外搅动风云、总能弄出些令人惊奇玩意儿的杜县子了。

不过,女儿这个提议本身,抛开那点私心,倒确实给了李世民一个打破僵局的思路。杜远此子,思维天马行空,往往能于寻常人忽视之处发掘出惊人之举,或许……真有什么奇思妙想能缓解一下眼前这令人头疼的局面?

即便没有,召他入宫一趟,安抚一下女儿的小心思,顺便听听宫外那如火如荼的修路和工坊之事,似乎也不错。

长孙皇后心领神会,微微一笑,雍容典雅地顺着女儿的话道:“丽质这孩子,倒是提醒了臣妾。杜县子确是善于巧思,常有出人意料之策。陛下不妨召他一问?即便别无良策,让他知晓太上皇冬日畏寒,进献些杜家村的特产野味或是那烈酒,也是一份孝心不是?”

李世民闻言,顺势下坡,脸上的阴霾似乎也驱散了些许,他笑了笑,只是那笑容里多少带着点无可奈何:“也罢,便依你们。死马当活马医吧。或许那小子真有什么鬼点子,能堵住……咳咳,能让父皇他老人家满意,少些抱怨。”

他立刻转头,对侍立在侧的心腹内侍吩咐道:“传朕口谕,召蓝田县子杜远即刻入宫觐见。就说……朕有关乎宫禁用度之事,需询其意见。”

“遵旨。”内侍躬身领命,脚步轻盈而迅速地退出了大殿。

李丽质见目的达成,唇角忍不住微微向上弯起一个甜美动人的弧度,努力维持着端庄的姿态,轻移莲步,乖巧地侍立到长孙皇后身侧。只是那眼角余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瞟向殿门方向,秋水般的眸子里闪烁着掩饰不住的期待与微光。

李世民看着女儿这般情态,心中真是五味杂陈,又是好笑,又是感叹,还带着点老父亲特有的酸溜溜。杜远那小子,赚钱敛财是一把好手,惹事生非的本事也不小,如今看来,这不知不觉间“招惹”公主心思的本事,竟也在潜滋暗长啊。

而此刻,远在杜家村工地上,正满身尘土、指挥着民工铺设又一段水泥路面、喊得喉咙发干的杜远,突然接到皇帝急召入宫的口谕,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陛下急召?所为何事?”他一边拍打着官袍上沾染的灰土,一边心里飞快地盘算:最近酒厂运转正常,修路进度顺利,新炉具也在打制了,没听说出什么纰漏啊?难道又是那五姓七望搞出了什么新动静?还是……

“罢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去了自然知晓。”他甩甩头,不再多想,匆匆对杜荷交代了几句后续安排,便换上一身略显庄重些的衣袍,翻身上马,随着宣旨的宫使,快马加鞭,朝着巍峨的长安皇城方向疾驰而去。

寒风迎面扑来,刮在脸上生疼。杜远眯着眼,望着远处那在冬日灰蒙蒙天空下显得格外肃穆的宫墙,心里依旧忍不住嘀咕:这大冷天的,皇帝陛下不在宫里烤火取暖,突然召见我这个小县子,到底所为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