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处默与他心意相通,甚至更为警惕。部下们几乎要溢出来的羡慕情绪没有让他有丝毫放松,反而像一根鞭子,抽紧了他每一根神经。他找到杜远,脸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手一直按在腰间的刀柄上:“杜兄弟,筒车之功,已引得四方震动,暗流涌动。接下来要种的东西,其重要性,千万倍于筒车!此乃国本所系,绝不容有丝毫闪失!必须万无一失!”
杜远迎着他的目光,郑重无比地点头:“我明白。”
于是,就在春耕的浪潮席卷山谷的同时,程处默麾下那九百名心有不甘却军令如山的精兵,行动模式骤然改变。他们的任务核心,从“协助农耕”瞬间切换至“绝对警戒”。
整个山谷,仿佛在一声无声的号令下,瞬间化作一个森严的军事堡垒。
所有进出山谷的通道,无论是蜿蜒的土路还是隐秘的小径,都在一夜之间设立了明卡暗哨。披着明光铠、手持长槊的士兵们目光如鹰,十二个时辰轮番值守,对所有试图靠近的外人进行严厉的盘问和毫不客气的驱离。程处默下达了措辞严厉的死命令:无他本人或杜远亲笔手令,纵是一只陌生的飞鸟,也休想随意进出山谷!尤其是环绕杜家村和那片被选为“育苗田”的核心区域,更是禁区中的禁区。
山谷四周起伏的山脊和茂密的林地里,精锐的巡逻队以五人为一组,挎刀持弩,如猎豹般悄无声息地交错巡弋,确保没有任何视线死角。几处至高的制高点上,了望哨拔地而起,哨兵们如钉子般伫立,锐利的目光如同梳子,细细梳理着方圆数里的风吹草动。
即便仍在田里帮忙耕作的士兵,也接到了严令:务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将农具当作武器,时刻留意任何可疑的陌生面孔,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以哨声示警。
整个山谷被这九百名百战精兵用忠诚和武力编织成一张无形而严密的大网,笼罩得铁桶一般,水泄不通。
一种混合着紧张、兴奋与神秘感的气氛在山谷中无声地弥漫开来。村民们隐约感觉到,杜公子又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了,连这些平日里还算随和的军爷们都如此如临大敌。他们压下心中的好奇,保持着默契的沉默,只是更加卖力地完成自己手头的工作,用行动支持着杜远。
在这张天罗地网的最核心处,在程处默亲自带人清场戒严的一片远离道路、异常肥沃的田地边,杜远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些比同等体积黄金还要珍贵的红薯苗和玉米种子。
阳光下的红薯泛着健康的紫色光泽,玉米种子则如金似玉,饱满异常。杜远挽起袖子,亲自下田,在几位经过严格筛选、绝对可靠的老农协助下,按照另一个世界带来的宝贵知识,将希望的种子,一株一株、一粒一粒,小心翼翼地植入大唐的土地。
泥土被仔细地覆盖上去,温柔地包裹住未来的粮仓。程处默按着腰刀,身形如岳,目光比鹰隼还要锐利,一遍遍扫视着周围的群山与林地,心中那根弦绷得紧紧的,只有一个念头在反复轰鸣:
守住!无论如何,必须守住这里!守住大唐未来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