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深秋,梧桐叶落,为古老的街道铺上一层金黄。张念安抱着几本厚重的哲学书,裹紧了大衣,快步走回自己位于巴黎高师学校附近的宿舍。窗台上放着的那部\"月光银\"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提示有新的国际快递送达楼下信箱。
她的心没来由地一跳。最近,任何来自东方的讯息都能轻易牵动她的神经。自那晚读完周健如雪片般涌来的信息后,她的心湖就再未真正平静过。她放下书,几乎是跑着下了楼。
信箱里躺着一个厚实的、质感极佳的白信封。寄件人处清晰地印着\"周氏集团董事长办公室\"的字样。她的指尖微微发颤,小心地拆开信封。
里面是一份极其精美的邀请函。深蓝色的卡纸,质感厚重,上面用烫金的繁体字工整地书写着:
谨订于公历xxxx年x月x日(星期六)下午六时三十分为周志远先生举行寿宴恭请张念安小姐光临席设: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周氏庄园敬请回复
落款是周志远亲笔签名的印刷体,沉稳有力。
不是周健,是周伯伯……以他寿宴的名义……
张念安拿着这张沉甸甸的邀请函,站在宿舍楼下微凉的风里,久久没有动弹。周围的一切声音仿佛都远去了,只剩下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撞击着耳膜。
周伯伯……这是在给我台阶下。
这个念头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以周志远的身份和地位,他的寿宴邀请的必然是名流显要、世交故友。她一个远在德国、与周家并无血缘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不辞而别\"的晚辈,收到这样一份正式而郑重的邀请,其意味不言自明。
这不仅仅是邀请,更是一种姿态,一种原谅,一种接纳,一种来自长辈的、无声的召唤。
泪水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迅速模糊了烫金的字迹。她慌忙抬头望天,努力想将眼泪逼回去,但酸涩和感动却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这两个多月来的委屈、自责、逃避、思念,以及看到许薇跳楼视频时的惊惧和负罪感,在这一刻,仿佛都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周家没有忘记她,周伯伯和张伯母没有怪她,他们甚至……还在期待她回去。
那周健呢?这份邀请里,有没有他的意思?他是否……也希望她回去?
想到周健,想到他那无数条绝望而痛苦的信息,她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疼。她伤害了他,伤得那么深。
去,还是不去?
这个问题几乎不需要思考。台阶已经递到了脚下,她若再退缩,就真的辜负了所有人的心意,也彻底断送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她紧紧攥着邀请函,像是攥着一份失而复得的珍宝,快步跑回宿舍。关上门,背靠着门板,她看着邀请函上的日期——十天后。时间非常紧迫。
几乎没有犹豫,她立刻打开电脑,开始查询最快飞往上海的航班。然后,她手忙脚乱地开始请假,向导师和系里紧急说明家中有要事必须立刻回国一趟,过程虽然匆忙且充满挑战,但好在最终获得了理解。
接下来的时间,她几乎是在飞奔中度过的。除了必须处理的离校手续,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一件事上——为周伯伯挑选生日礼物。周家什么都不缺,但心意必须到。她利用极其有限的时间,跑遍了巴黎市中心几家知名的古董店和画廊。最终,在一家氛围静谧的古董艺廊里,她的目光被一方古雅的端砚吸引。砚台色泽沉静内敛,雕刻着松鹤延年的传统图案,寓意吉祥长寿,更难得的是整体透着一股历经岁月沉淀的沉稳气度,像极了周志远本人给她的感觉。她毫不犹豫地买下这份礼物,请店员用最考究的方式包装好,心中才稍稍安定些许。
---
十天后,上海,陆家嘴,周氏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