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固定食摊的念头一旦生根,便迅速茁壮成长。接下来的几日,林微熹在卖完糖葫芦后,并未立刻回家,而是带着萧绝在镇上几条相对繁华的街道慢慢转悠,留意着可能出租或出售的小铺面,或者哪怕只是一个能摆下桌凳的固定角落。
镇子不大,合适的位置本就稀少,要么早已被人占据,要么租金高昂得令人咋舌。林微熹看中了一个位于集市入口附近、离宋致远提过的“墨香斋”不远的小小拐角,那里人流尚可,且有个废弃的、勉强能遮雨的旧棚架。她向旁边的店铺打听,才知这地方属于镇上的一个老鳏夫,脾气古怪,要价不菲,且之前有几个想租的人都被他骂走了。
希望似乎变得渺茫起来。林微熹看着那虽然破旧却位置绝佳的小角落,心中满是不甘。
这日午后,她正望着那角落出神,思忖着该如何与那老鳏夫打交道,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侧响起:
“林姑娘?可是在看这处地方?”
林微熹回头,只见宋致远不知何时站在不远处,依旧是那身青衫,面容清隽,嘴角带着浅浅的、令人如沐春风的笑容。他手中还拿着两卷书,似是刚从“墨香斋”出来。
“宋公子。”林微熹连忙敛衽行礼,萧绝也跟在她身后,默默地对宋致远行了个学童礼,黑眸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打量。
“不必多礼。”宋致远虚扶一下,目光也落在那处拐角,“我看姑娘在此驻足良久,可是有意在此设摊?”
林微熹见他问起,也不隐瞒,叹了口气道:“不瞒宋公子,确有此意。只是听说此地主家颇为难缠,租金也高,恐怕……”她摇了摇头,未尽之语里满是无奈。
宋致远微微颔首,表示理解。他沉吟片刻,道:“此间主人姓孙,确实性情孤拐些。不过,他早年也曾读过几年书,后来家道中落,才变得如此。或许……由在下前去代为说项,能有一线转机。”
林微熹闻言,眼中顿时燃起希望的光芒:“这……这如何敢劳烦宋公子?”
宋致远笑了笑,语气温和却笃定:“无妨,举手之劳。孙老虽怪癖,但向来敬重读书人,我与他也有过几面之缘。即便不成,问问也无妨。”他顿了顿,又看向那角落,以商量的口吻道:“不过,林姑娘若真在此设摊,还需考虑周全。此地虽有人流,但多为匆匆过往,若只卖糖葫芦,恐难留住客人。方才听姑娘言及欲增售粥饼,倒是正合此处。只是需得注意食材洁净,口味宜人,方是长久之计。”
他寥寥数语,不仅愿意帮忙牵线,更是点出了经营的关键,显然并非不通庶务的书呆子。
林微熹心中感激更甚,连忙道:“公子所言极是,小女子定当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