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初露文采(1 / 2)

萧绝那日展现的“过目不忘”之能,如同在平静的私塾池塘里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久久未散。同窗们看他的目光变得复杂,少了几分明目张胆的轻蔑,却多了几分探究、嫉妒,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李富贵等人虽不敢再如之前那般公然嘲讽,但那憋着的一口气,却并未真正咽下。

张先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并未多言,只是授课时,对萧绝的提问和关注,无形中多了几分。这日讲授《声律启蒙》,讲到“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张先生一时兴起,想考校一下学童们对对子的能力,这也是为日后学习诗词打基础。

“今日我们简单试试对子。”张先生抚须道,“不必过于工整,意思通顺,略有对应即可。我便出个简单的上联:‘青山’。”

学堂里安静下来,学童们抓耳挠腮,苦思冥想。

李富贵急于表现,挽回上次丢失的颜面,第一个举手,大声道:“先生,我对‘绿水’!”青山对绿水,倒是常见。

张先生微微颔首:“尚可。”

有了李富贵开头,其他学童也纷纷尝试。

“我对‘白云’!”

“我对‘红花’!”

对仗都算工整,但毫无新意,皆是寻常可见之物。

张先生目光扫过角落,见萧绝垂眸不语,便点名道:“萧绝,你可有下联?”

萧绝抬起头,黑眸沉静。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回想起与林微熹进山时,看到雨后天晴,山色空蒙,远处峰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那是“姐姐”带着他寻找生机的地方,是他感到些许安宁的所在。

他略一沉吟,清冷的声音在学堂响起:

“我对……‘远岫’。”

远岫?

众学童皆是一愣。岫?这是什么字?什么意思?

张先生眼中却骤然爆发出惊喜的光芒!“岫”者,山穴,峰峦也。“青山”是眼前之景,“远岫”则是极目远眺之象,一近一远,一实一虚,意境顿生,比那“绿水”、“白云”不知高明了多少!而且用字雅致,绝非寻常村童能想到。

“好!好一个‘远岫’!”张先生忍不住击节赞叹,“青山不改,远岫含烟,意境开阔,用字精准!萧绝,你从何处想来?”

萧绝平静答道:“随姐姐入山时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