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四彦与家人商议好后的次日就返回佳宜庄,并未在家久留。
太上皇得知顾家已应允并开始着手准备,心中既定,便也不再于庄上久居。
两人的身子调理这么久,已经舒服许多,庄子再舒服,也不能一直住着。
次日,他便带着太后起驾回宫,短时间不会过来了。
此事关乎军国大计,他需与当今圣上,他的儿子,好好商议一番,敲定后续与顾家接洽以及如何在军中推行此法的具体章程。
皇宫大内,御书房中,父子二人屏退左右,进行了一番深谈。
太上皇将顾家之事详尽道来,着重强调了此密法在救治重伤兵员上的潜在价值,以及顾家目前存在的成功率和条件限制等现实困难。
皇帝听罢,亦是神色凝重中带着几分振奋。
他深知边疆将士伤亡之苦,若此法真能推广,哪怕只能提升两成伤兵的存活率,于国于军,皆是莫大幸事。
父子二人最终议定,由兵部牵头,太医院协同,择日与顾家正式接洽,务必要将此利国利民之术稳妥地纳入军中体系。
与此同时,顾家宅邸内,顾苏沐与顾苏合两兄弟也并未闲着。
送走父亲后,他们便一头扎进了书房,开始紧锣密鼓地整理、抄录医册。
既然决定了要献出部分密法,便需拿出诚意,也要确保所献内容的实用与准确。
兄弟二人秉烛夜书,挑选的都是与战场外伤救治最为相关的部分:如何清创、如何辨别坏死组织、几种相对稳妥的缝合技法、应对感染的数种验方(略去了紫灵草等极其珍稀药材的用法,替换为军中易得的替代药物)、以及术后护理调养的要点。
他们不仅抄录原文,还附上了详细的注解和图解,务求让即便是基础稍弱的军医也能看明白。
“大哥,你看此处,‘若创口深及脏腑,需以银探之,小心避开血脉……’是否再配一幅简图更为明晰?”顾苏合指着书稿上一处问道。
顾苏沐凑近看了看,点头道:“二弟思虑周全,配上图确实好。你来画图,我接着抄录下方。”
他顿了顿,笔尖蘸墨,语气带着一丝郑重,“此番献书,虽非顾家核心传承,却也是知礼好不容易所得。
盼只盼,兵部所派之人,是真正懂行、一心为公之辈,莫要辜负了这番心血,也莫要辜负了边疆将士的期盼。”
“大哥放心,父亲既将此事交托于你,届时你亲自与他们接洽,见机行事便是。
再说,这事是太上皇亲自要求的,他那样看重,后面怎么可能不关注?”顾苏合宽慰道,“我们已尽己所能,问心无愧。”
两日后,两部字迹工整、图文并茂的医册抄录完毕,一份留作底稿仔细收藏,另一份则用锦缎包好,只待兵部来人。
顾苏合忙完手头大事,想起两日前管事提过,临近佳宜庄不远处有个小庄子要出手,便抽空去寻陈富强兄弟二人。
陈富强和陈富才正在核对近期的账目,见顾苏合来了,忙笑着迎他进屋。
“顾二爷来了,快坐,大忙人上门,可是有什么事?”陈富强问道。
顾苏合笑着坐下,也不绕弯子:“是有件好事。前两日子我们家管事说,离佳宜庄大约十多里外,有个小庄子,主家因要迁居南方,急于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