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坊的选址很妙。
远远能看见庄子轮廓,但又与庄子保持了不少距离,赶车一刻钟不到。
这个位置离陈知礼买下的那片地不远,是顾苏合继陈知礼买地后,花高价购买的,这里到城里实在很近了。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在宜元庄的屋顶上,顾四彦就已经穿戴整齐,站在院中催促众人。
“盼儿,药材都装车了吗?”
“文阳,账本带上了没有?”
“宇瀚,别摆弄那些药碾了,快上车!”
老爷子声音洪亮,精神矍铄,哪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
盼儿抿嘴笑着将最后一包药材搬上马车,转头对祖父道:“都准备好了,祖父别急,时辰还早呢。”
顾四彦捋着花白的胡须,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做事就得干脆,不能拖拖拉拉,这可是咱们顾家在京城的第一个药缮坊!”
“祖父,您还准备开多少药膳坊?我可不想整许多,一点空都没有。”
顾四彦失笑,可不是这样?苏合兄弟把宜元堂做大,自己不也是生气这些东西绑住了他们的手脚,怎么这会自己也一样犯这错?
“知道知道,我就是这样一说。”
他看着孙女笑。
既然不舍得孙女,离不开京城,与其拒诊得罪了,不如带着孙女创业,也不埋没了孙女那神奇的天赋。
一个月前决定开药铺后,顾四彦和顾苏合几乎立马把药膳坊定在京郊那块地。
那地方位置虽不在城中,但胜在离城门口很近,来往方便,又离庄子近,方便取用自种的药材。
而且顾苏合买那些地也只是放着,暂时也没打算怎么用。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那里就起了一个二进的宅子。
花花草草也买了不少放在前院,只是果树、花树只能等到明年春了。
不能不说顾苏合的能力超强,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把宅子建好,且整理的已经很能看,是相当厉害了。
陈知礼走过来,将一叠写好的传单递给文阳:“前两日我就让街上的小子们在城中分发,这里还剩下一些,回头可以发给过来围观或者看诊的人,。”
文阳接过传单,粗粗一扫,只见上面写着:
“顾氏药缮坊开业大吉!
江南宜元堂顾四彦老先生亲诊
独创药膳调理,治本固元
京城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地址:西郊官道三里亭北”
“表弟这字写得真好!”文阳赞叹道,“这下肯定能引来不少客人。”
他跟娘子暂时也在药膳坊帮忙。
马氏和春燕已经坐上了另一辆马车,车上装着她们这些日赶制的药囊和绣有“顾氏药缮”字样的帕子,准备作为开业用。
吴氏和郝氏则留在庄子,帮着两个药农继续处理药材和其他药膳材料,保证后续供应。
顾苏合已经在药庄抽调几个会辨药材的丫头、妇人帮着她们一起做。
这段时间陈知礼跟孟涛干脆搬进了庄子住,早出晚归,白日去大理寺上职,早晚又能跟家人在一起。
城里的宅子反而空了起来。
“出发!”顾四彦一声令下,车队缓缓驶出庄子。
刚到铺子不久,半枝就发现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她好奇地透过窗缝往外看,只见十几个百姓模样的人正在门口张望。
“老太爷,少夫人,还没开业就有人等着了!”半枝惊讶道。
顾四彦不以为意:“京城消息传得快。有些人听说我出山,肯定闻风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