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除了喜糖、喜果,你说这次还要不要再买笔墨?.”
“买,肯定得买,让客人都沾沾喜气和文气。”陈富强摸出旱烟袋,又塞回去,“后日就请泥匠来,把大门重新整一下,将来挂进士及第的匾,总不能小家子气的。”
吴氏烧着了柴火。
灶膛里的火苗噼啪作响,吴氏突然笑出声:“相公,你还记不记儿子小的时候,那么小的人,摇头晃脑读着书,啊呦,好玩的不得了。”
陈富强也笑了,他的儿子从小就不同于一般孩子。
等陈富强洗漱好,扫好院子,再担了水到灶房,很快一缸水满。
吴氏粥也好了,锅边贴着到小饼子也熟了。
把米粥盛进粗瓷碗里,突然停住手:“相公,你说儿子要是真中了进士,咱们是不是得跟着去任上?”
她搅着粥,米香混着热气往上窜,“知礼是我们的独子,我想跟儿子、儿媳妇住一起。我还想以后帮他们照顾孩子。”
春燕走过来,撅着个小嘴:“爹娘,我听到现在,就没听见你们担心孟涛,就这样偏心吗?”
吴氏笑道:“我跟你爹担心孟涛,就得当你的面说?
孟涛读书不错,你哥又那样帮他,应该也是能中的。
再说我们在家瞎着急有什么用?过几日喜报来了就知道了。”
陈富强叹气:“你说如果孟涛也中,以后跟知礼隔的很远,我们跟儿子去任上了,万一就留在京城呢?以后春燕出嫁怎么方便?春燕还不满十五,总不能这次他们回来就办喜事吧?”
孟涛就是中了,名次不会好,留做京官几乎不可能,而儿子不一样。
春燕有些懵,这事她还真忘记想。
吴氏蹙眉:“真是这样,咱们怎么办?要不明日你我去孟家走一趟?”
陈富强点点头:“京城开销大,咱们去了会不会是个拖累?如果儿子是外放,天南地北的,春燕出嫁确实是个问题。”
春燕简直吃不下去了。
孟涛会考不中吗?
听说进士最是难考,因为参加会试的都是举人老爷,举人都是会读书且读书好的。
她也不是着急嫁,还有两个月她才满十五,明年出嫁刚刚好。
可问题是,如果他们一家人跟大哥大嫂去任上了,回头出嫁就不方便了,哪里有出嫁还行二三十日路的?
等她满怀心思,勉强扒拉一口进嘴时,发现爹娘已经在商量办多少桌席,一桌得多少荤菜,得兑换多少铜钱撒?
……
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吴氏这才发现了。
“好端端的流什么泪?我跟你说,这些日得有好兆头,不能哭。
再说你着急什么用?得爹娘为你考虑这些事,何况还有你大嫂和顾家,如果孟涛考中了,他们会想办法把你大哥跟他不会离得太远的。”
春燕抹抹泪:“真的?”
“自然是真的,春燕,这些日你赶紧做你自己的衣服,如果咱们真跟着你大哥大嫂走,你里里外外得多备一些,当初你大嫂可是送了你不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