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再见小路子(1 / 2)

次日,陈知礼安排好知文几个人的功课,就跟孟涛上了街。

陈富强跟吴大有、孟二跃也决定去城里逛逛,加考试还有半个月,总不能老是在房间里待着。

陈知礼跟孟涛没有赶车,大街上人来人往赶车也麻烦。

“知礼兄,院试过后你可来府学读书?”

陈知礼有心跟孟涛把关系拉近,也不打算瞒他。

“孟涛,我是有心带知文去江南书院,院试就算是中了秀才,我也没打算乡试,三年后吧。”

“江南书院?知礼兄,你如果中了廪生秀才随时都可以去江南书院读书,但一般情况下,书院每年只招两次,一次是正月初十,一次是七月二十,而且招生有些严苛。”

知礼兄自是没问题的,知文就有些玄,可能性有,落下的可能在同样也有

孟涛是有些动心的。

他本打算院试后来府学读书,家里兄弟俩读书,经济压力是有,但也不是很大。

江南书院费用比在府学大一些,但对日后的乡试、会试同样有好处。

“孟涛,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去,我在那有熟人,书院附近的镇子有落脚处。”

如果孟涛去,他想把春燕带上。

这一世跟前世也变了不少,比如袁有文没有娶徐家女,还分了家出去,比如陆妍没有嫁给知文,反而跟王山长的儿子定了亲。

盼儿跟他就不说了,毕竟是他们有意而为之。

想到盼儿,他一直怀疑她是不是跟自己一样做了前世的梦,这一世才做了许多改变。

怀疑归怀疑,但现在两人分居两地,根本没机会让他问。

等在一起了,他还是想问个清楚明白,夫妻俩还是不要有隐瞒,坦坦荡荡才能相互搀扶着走到老。

他不是三心二意的人,妻子有一个就行了,不存在什么小妾和庶子女,那简直是找罪受。

孟涛只考虑了一小会:“知礼兄,这次回去我会跟我爹说,江南书院比府学还是胜了不少,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路太远,一来一去至少两个月的时间浪费在途中。”

这个陈知礼不反对。

江南书院的学子主要还是以南方人为主,原因就是路远。

两人边说边走,很快到了诚信牙行。

向中人一看两个少年书生进来,立马迎了上去。

“两位公子,我是向中人,请问今儿来是想买人还是买地置业?”

孟涛道:“向中人,我们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书童,得识字,还得勤快,年纪在十二到十五岁左右。”

向中人本就没打算他们置业,一听口音也知道不是当地人,且衣着普通。

他热情地招呼着他们,带他们去了安置小书童的地方。

只见一群孩子或坐或站,眼神里透着不安和期待。

陈知礼和孟涛在其中仔细挑选着。

陈知礼自然是想找到小路子,家里条件就那样,买一个小路子都勉勉强强了。

这次他来带了他所有的私房钱,二十两,其余的钱都买了粮食,那些粮食他会在六七月份全部出手。

孟涛则想找个手脚勤快的。

挑了一会儿,孟涛看中了一个眉清目秀、眼神灵动的孩子,询问后得知这孩子叫阿福,做事麻利且认得一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