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明末龙旗 > 第246章 情报局获取后金战略情报,提前预警

第246章 情报局获取后金战略情报,提前预警(2 / 2)

陈默也应道:“将军放心,财政这边我已经算过了,每月8万两盈余,优先拨5万两给军事,剩下的3万两留作民生,足够支撑到明年春季!要是不够,我再去跟海贸商队协调,提前收一笔关税,保证不缺银子!”

会议开到深夜,各路人马都领了任务,匆匆离去。军事厅里只剩下王巢和沈文,油灯的光芒映着舆图上的红圈,显得格外醒目。沈文看着王巢:“将军,赵五传回的情报会不会有假?毕竟6万大军不是小数目,后金要是真这么干,怕是要倾尽全力。”

“不会假。”王巢摇头,“赵五之前传回的情报,比如后金囤积粮草、借蒙古骑兵,都一一应验了。而且皇太极这个人,向来喜欢打闪电战,去年他就想打山东,只是因为咱们搞了防御测试,他才没敢动。明年春季他集结6万大军,就是想趁咱们没防备,一举拿下山东。”

“那咱们现在部署,是不是太早了?”沈文又问,“还有大半年时间,要是后金临时变卦,咱们岂不是白忙活?”

“不早。”王巢走到舆图前,手指划过登莱的军工坊和德州的粮仓,“造战船、增兵、训练民团,都需要时间。咱们提前部署,就算后金变卦,这些防御也能用来防流寇、防蒙古;要是他们真来,咱们也有准备,不至于手忙脚乱。山东是咱们的根基,绝不能赌,只能靠提前准备,才能万无一失。”

沈文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不少。他想起三年前刚跟着王巢时,山东还是个贫瘠之地,如今不仅有了蒸汽战船、火车,还有了足够的粮草和武器,甚至能提前预警后金的进攻,这一切都离不开王巢的远见。

第二天一早,济南城就动了起来。郑海带着水师的文书,快马奔向登莱;秦翼明率领1万士兵,浩浩荡荡开往德州;李大叔背着行囊,坐火车回滨州;周磊在军工坊门口贴出告示,调整生产计划;陈默则在财政司召集属吏,安排军事拨款。整个山东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在情报的预警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半个月后,王巢去德州视察防御。秦翼明已经带着士兵挖好了三道战壕,最外面的一道战壕里还埋了尖木,中间的战壕上架着五门新钢炮,炮口对准北方;火枪兵正在进行三段射训练,枪声此起彼伏;民团的成员则在加固城墙,把沙袋堆在城墙根下,忙得热火朝天。

“将军,您看,这战壕深四尺、宽三尺,后金骑兵冲过来,要么掉进战壕被尖木扎,要么被火炮轰,根本靠近不了城墙!”秦翼明指着战壕,语气自豪,“而且咱们在战壕后面修了掩体,士兵躲在后面,既能射击,又能防弓箭。”

王巢点点头,走到火炮旁,拍了拍炮身:“这炮要保养好,每天都要擦,别生锈了。明年春季要是后金来,就靠它们了。”

接着,王巢又去了登莱的水师基地。郑海正在指挥工匠造新的蒸汽战船,船坞里的“威海号”已经初具雏形,工匠们正在安装蒸汽发动机;海面上,三艘快船正在巡逻,红色的信号弹时不时升空,是在演练预警。

“将军,‘威海号’下个月就能下水,另一艘‘日照号’也快了,每艘船配四门新钢炮,比之前的‘镇海号’还厉害!”郑海指着船坞,“而且咱们的快船增加到了九艘,三个海湾各三艘,24小时巡逻,后金战船只要进了渤海,咱们半个时辰就能发现!”

王巢站在海边,看着远处的蒸汽战船,心里有底了。他知道,有了提前的预警和部署,就算明年春季后金真的来6万大军,山东也能守住。而这一切,不仅是因为情报的准确,更是因为山东这几年的积累——足够的粮草、武器、交通工具,还有团结的百姓和士兵。

回到济南后,王巢给赵五写了一封密信,让情报局的人设法送到辽东,信里只有八个字:“情报已收,静待佳音。”他相信,只要赵五能继续传回情报,只要山东的防御部署到位,明年春季的这场仗,山东一定能赢。

夜色渐深,济南府衙的书房里,王巢还在看军事报表。桌上的油灯亮了一夜,映着他坚毅的脸庞。他知道,明年春季的战斗,不仅是山东的防御战,更是大明复兴的关键一战。只要守住山东,就能保住大明的粮草和武器来源,就能为后续对抗后金、平定流寇打下基础。而他,会带着山东的百姓和士兵,迎接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