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明末龙旗 > 第195章 公开募兵,扩充陆军至25万

第195章 公开募兵,扩充陆军至25万(2 / 2)

“将军,后金与流寇的消息传开后,各府募兵点的报名人数激增,仅济南府一日便招募青壮两千余人!”周锐兴奋地向王巢禀报,“不少百姓说,‘只有王大人能带领我们打败后金与流寇’,还说要‘跟着王大人,守住山东、守住家’!”

王巢闻言,心中感慨——这便是民心的力量。他下令:“通知各募兵点,加快筛选速度,但不可降低标准。同时,让登莱军工坊加快生产燧发枪与火炮,确保每名新募士兵都能配备足额武器;让各卫所做好新兵训练准备,新兵报到后,立刻展开基础训练,包括队列、射击、刺杀等,三个月内必须形成初步战斗力。”

九月底,募兵工作正式结束。顾炎武拿着最终的募兵统计册,向王巢汇报:“将军,此次公开募兵共招募青壮八万人,加上原有可战兵力十七万(裁汰后剩余五万三千人+补招两万余人+登莱军精锐九万七千余人),山东陆军总规模已达二十五万!其中,战兵五万(包括登莱军精锐与各卫所精锐),辅兵十万(负责后勤、运输、守卫),民团十万(由各村镇青壮组成,农闲时训练,战时协助作战)。”

王巢接过统计册,仔细翻阅——战兵中,斥候营一万人(多为猎户)、火器营两万人(配备燧发枪与火炮)、骑兵营一万人(多为退役士兵与擅长骑马的青壮)、步兵营一万人(多为农夫);辅兵中,军工队一万人(多为铁匠)、运输队五万人(负责军粮与武器运输)、守卫队四万人(负责卫所与城池守卫);民团则分布在山东各府的村镇,由当地官员与退役士兵带领训练。

“很好。”王巢满意地点头,“但对外宣称时,要低调行事——就说‘战兵五万、民团十万’,辅兵五万编入民团,不对外公开。如今朝廷对地方兵力管控严格,若让崇祯皇帝与朝中大臣知道我们有二十五万陆军,恐会引起猜忌,甚至派兵打压。”

顾炎武与周锐齐声应道:“属下明白!”

十月初,王巢在登莱卫校场举行“山东陆军誓师大会”。校场上,二十五万士兵整齐列队,战兵身着玄铁鳞甲、手持燧发枪与火炮,辅兵身着青色布衣、手持长矛与弓箭,民团身着灰色布衣、手持锄头与镰刀,气势如虹。

王巢站在高台上,手持宝剑,声音洪亮:“诸位将士!如今后金犯我北疆,流寇扰我中原,山东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本将今日誓师,便是要带领大家,抵御后金、防备流寇,守住山东的每一寸土地,保护山东的每一位百姓!”

“抵御后金!防备流寇!守住山东!保护百姓!”士兵们齐声高呼,声浪震得整个登莱卫都为之震动,连远处的大海都泛起了涟漪。

王巢待欢呼声平息,继续说道:“本将向大家承诺,只要大家跟着本将,定能吃饱穿暖、拿到足额军饷;只要大家英勇作战,定能升官加爵、光耀门楣;若有人阵亡或伤残,本将定能让你们的家人过上好日子,绝不让你们流血又流泪!”

“愿随王大人!誓死保卫山东!”士兵们再次高呼,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忠诚。

誓师大会结束后,各部队陆续开赴指定地点:战兵中的斥候营前往山东北部边境,侦查后金的动向;火器营与骑兵营前往登莱卫、济南卫、德州卫等重要卫所,加强防守;步兵营前往山东南部边境,防备流寇;辅兵中的军工队前往登莱军工坊,协助生产武器;运输队前往各府的粮库,押运军粮;守卫队前往各卫所与城池,负责守卫;民团则返回各村镇,农闲时展开训练。

十月中旬,崇祯皇帝得知山东招募“战兵五万、民团十万”抵御后金与流寇,龙颜大悦,下旨嘉奖王巢:“王巢忠君爱国,心系百姓,招募士兵抵御外侮,实乃大明之幸!特赐白银五万两、绸缎千匹,准许山东自行调配兵力,无需经兵部审批!”

圣旨传到登莱时,王巢正与顾炎武、周锐商议训练计划。他接过圣旨,对众将笑道:“陛下的嘉奖,是对我们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期望。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后金与流寇随时可能来犯,我们必须加快训练,让二十五万陆军尽快形成战斗力,才能真正守住山东!”

众将领齐声应道:“末将遵命!”

此时的山东,二十五万陆军已部署完毕,宛如一道钢铁长城,守护着山东的边境与百姓。登莱军工坊的燧发枪与火炮日夜不停地生产,军粮与武器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卫所,新兵的训练声与武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保卫家园、抵御外侮的壮歌。

王巢站在登莱卫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大海与边境,心中暗下决心:“后金、流寇,若你们敢来犯山东,本将定让你们有来无回!我王巢,定要守住山东,守住大明的北疆,为复兴大明河山,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城楼下,士兵们正在进行实战演练,燧发枪的枪声此起彼伏,火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阳光洒在士兵们的铠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预示着山东陆军的光明未来——这支由民心凝聚而成的军队,必将成为抵御后金与流寇的最强力量,守护着山东的安宁与百姓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