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片刻,张彪终于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佩刀,对身后的亲兵说道:“都把刀收起来!”随后,他转向李虎,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李将军,张某愿配合接管。不过,兵符与印信在卫所指挥使衙署的密室中,需张某亲自去取。”
“好!”李虎点头,“李某与你一同前往,赵队长,你率人守住衙署四周,禁止任何人出入。”
赵武领命,立刻安排士兵布防。李虎与张彪并肩走进卫所指挥使衙署,穿过前院、中庭,来到后院的密室前。张彪打开密室门,取出一个黄铜盒子,里面盛放着青州卫的兵符与印信——兵符为虎形,分为两半,印信为方形,刻着“青州卫指挥使司”六个大字。
张彪将黄铜盒子递给李虎,神色复杂:“李将军,青州卫就交给你了。”
李虎接过盒子,打开查验无误后,对身后的参军说道:“登记在册,封存保管。”随后,他对张彪说道:“张指挥使,烦请你召集青州卫所有千户、百户,李某需当众宣布接管事宜,同时宣读王将军的整顿令。”
张彪点头应道:“好,李某这就去安排。”
半个时辰后,青州卫的校场上,数千名士兵整齐列队,各级军官站在队伍前方。李虎手持调令与兵符,站在校场中央的高台上,当众宣布:“自今日起,青州卫正式归属山东都指挥使司管辖,由王巢将军节制。张某调任青州府同知,即刻离任;青州卫指挥使一职,暂由登莱军千户陈明接任,后续将由都指挥使府另行委派。”
士兵们闻言,虽有惊讶,却并未出现骚动——此前张彪克扣军饷、役使士兵耕种私田的事,早已让士兵们怨声载道,如今换帅,不少人反而暗自期待。李虎见状,继续说道:“王将军有令,接管后第一事,便是补发拖欠的三个月军饷,明日起,全军展开为期一个月的整顿训练,不合格者将被裁汰,发放安家银返乡;同时,清查卫所粮库与军械库,若发现有军官贪腐、倒卖物资,一律严惩不贷!”
话音刚落,校场上响起一阵欢呼——补发军饷与整顿贪腐,正是士兵们最期待的事。张彪站在一旁,看着欢呼的士兵,心中五味杂陈,却也明白,自己已无力回天。
当日午后,李虎派人快马将接管成功的消息送往登莱,同时按照王巢的预案,展开各项整顿工作。他首先安排清查小队清点粮库与军械库,发现粮库中实际存粮仅为账册记载的六成,短缺的粮食多被张彪与几名千户倒卖;军械库中,燧发枪短缺三百余支,火炮短缺五门,部分武器因长期未维护,已无法使用。
“将账册与实际清点结果封存,记录在案,待后续上报都指挥使府,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李虎对清查小队的参军说道。随后,他召见暂代指挥使陈明,吩咐道:“明日起,按照登莱军的训练标准,组织全军训练,同时张贴告示,告知士兵们补发军饷的时间与标准,稳定军心。”
陈明躬身应道:“末将遵命!”
次日清晨,青州卫的校场上,响起了整齐的训练口号。士兵们身着崭新的军装,手持登莱军调拨的燧发枪,在陈明的带领下,进行队列与射击训练。粮库外,士兵们排着长队,领取拖欠的军饷——白银沉甸甸地握在手中,不少老兵眼眶泛红,哽咽着说:“终于能给家里寄钱了。”
而张彪则在当日上午,带着家人离开了青州卫。临行前,他望着熟悉的卫所大营,心中虽有不舍,却也暗自庆幸——若不是李虎出示皇帝密令,若不是自己及时妥协,恐怕张家早已家破人亡。
十二月二十七,李虎收到了王巢的回信。信中,王巢对他顺利接管青州卫表示嘉奖,同时叮嘱他加快整顿进度,确保青州卫在一个月内形成战斗力,同时密切关注其他卫所的动向,若有需要,可随时调遣登莱军支援。
李虎将回信收好,站在校场上,望着正在训练的士兵们,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青州卫的接管只是开始,后续还有十二卫的接管任务在等着他们。但只要按照王巢的预案,手握皇帝密令,掌控粮库与军械库,再加上登莱军的精锐战力,任何阻力都将被克服。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青州卫的大营上,为这座古老的卫所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李虎知道,从今日起,青州卫将迎来新的篇章,而这一切,都将成为王巢打造山东精锐兵马、北上抗金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