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您可算来了!”昌邑县令拱手行礼,“近日来,从宣府、大同方向逃窜的溃兵越来越多,有的溃兵甚至抢夺百姓的粮食,百姓们都吓得不敢出门,县城里的粮食也快不够了。”
王巢点点头,说道:“县令放心,我们带来了足够的粮草,可先调拨一部分给县城,缓解百姓的困境。另外,让你的人协助我们安置溃兵,若有溃兵抢夺百姓财物,立刻通报,我们会依法处置。”
昌邑县令大喜过望,连忙让人去安排。大军在县城外扎营,帐篷一排排搭起,灯火渐渐亮起。后勤队伍的将士们忙着搬运粮草,溃兵们也主动帮忙,有的搭建帐篷,有的烧水做饭,原本混乱的场面渐渐变得有序。
王巢走进帐篷,看着案上的舆图,手指落在昌邑县到青州府的路线上。一名斥候走进帐篷,躬身禀报道:“大人,据溃兵所说,后金游骑已在青州府境内活动,近日曾劫掠过几个村落,百姓们都逃到了山里。”
王巢眉头一皱,说道:“传令下去,明日大军行进时,加强警戒,骑兵队在前开路,斥候队扩大探查范围,若发现后金游骑,立刻通报,不可硬拼。另外,让民团将士加快粮草运输速度,务必跟上大军的步伐。”
“属下遵命!”斥候躬身退下。
王巢走出帐篷,望着营外的灯火,心中思绪万千。沿途的见闻让他明白,后金大军的入侵已给北疆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若不能尽快击退后金,恐怕会有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他握紧腰间的长剑,眼神变得更加坚定——此次前往大同,不仅要守住城池,更要守护百姓,让他们能早日过上安稳的生活。
次日清晨,大军继续出发。刚出昌邑县城,便看到路边的村落一片狼藉——房屋被烧毁,田地被践踏,村口的老槐树上挂着几具百姓的尸体,惨不忍睹。将士们看到这一幕,个个义愤填膺,有的甚至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眼中闪过杀意。
“将军!我们杀回去,找后金贼子报仇!”一名年轻的火枪兵高声喊道。
王巢抬手示意他冷静,说道:“将士们,我知道你们心中愤怒,但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前往大同,支援守军。只有击退后金主力,才能让百姓们不再遭受苦难。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加快行军速度,早日抵达大同。”
将士们虽然愤怒,但也明白王巢的苦心,纷纷压下心中的杀意,继续前行。沿途的村落大多空无一人,偶尔能看到几名躲在山洞里的百姓,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看到援军后,才敢走出山洞,哭诉着后金游骑的暴行。
王巢让人给百姓们分发了粮食,又安排人护送他们前往附近的县城。百姓们对着援军连连磕头,眼中满是感激。
大军行进至青州府境内时,斥候传来消息,发现小股后金游骑正在劫掠一个村落。王巢立刻下令,让李虎率领一千骑兵前往支援。李虎领命后,带着骑兵队疾驰而去,不到半个时辰,便带着几名俘虏返回。
“大人,后金游骑共有五十余人,已被我们击溃,俘虏三人,其余皆被斩杀。”李虎翻身下马,躬身禀报道,“村落里的百姓已被救下,只是有几名百姓受伤,已让医官前去医治。”
王巢点点头,说道:“做得好。将俘虏押下去,严加审问,了解后金主力的动向。另外,让将士们警惕起来,后金游骑可能还会出现。”
李虎应了声“是”,转身去安排。大军继续前行,沿途虽偶有小股后金游骑骚扰,但都被骑兵队击溃。王巢知道,这只是后金的试探,真正的大战,还在大同等着他们。
夜幕降临时,大军抵达青州府城。青州知府早已率领官员出城迎接,城中百姓听闻援军到来,纷纷走出家门,站在街道两旁,虽然脸上带着恐惧,但眼中却透着几分希望。王巢看着百姓们的目光,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守住大同,击退后金,让百姓们能早日重返家园,过上安稳的生活。
大军在青州府城休整一夜,次日清晨,继续朝着大同的方向进发。官道上,两万援军的身影渐渐远去,只留下一串长长的马蹄印与车轮辙痕,承载着北疆百姓的希望,也承载着登莱将士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