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们看得目瞪口呆,张铁匠走上前,拿起打造好的枪管,用手摸了摸,又用尺子量了量,惊讶地说:“这枪管真直!尺寸也和图纸上一样!比俺手工打造的好多了,还快这么多!”
“可不是嘛!”其他工匠也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机床与打造好的枪管,之前的抵触情绪一扫而空,纷纷问道:“小李先生,这机床咋用啊?您教教俺们呗!”“这图纸咋看啊?俺们也想学会按图纸造兵器!”
王巢看着这一幕,心中暗暗点头——直观的演示,比再多的讲解都有用。他对李学员说:“从明天起,分批次教工匠们学习,先教他们认识图纸上的尺寸、线条,再教他们使用机床,一步步来,不要急。”
“属下明白!”李学员松了口气,连忙点头应道。
解决了工匠“看不懂图纸、不会用机床”的问题,王巢又召集陈铁与几名核心工匠,在工匠学堂召开会议,讨论军工坊的生产思路。
“目前咱们的首要任务,是尽快造出能用的燧发枪与火炮,装备咱们登莱的士兵。”王巢将燧发枪与火炮的图纸铺在桌上,对众人说,“我的想法是,先仿制,再改良。”
陈铁疑惑地问:“公子,‘先仿制,再改良’是啥意思?”
“先仿制,就是严格按照图纸上的尺寸、材料,造出和样品一模一样的燧发枪与火炮,熟悉生产流程,掌握核心技术;等仿制熟练了,再根据咱们士兵的使用习惯、登莱的原料情况,对武器进行改良,让它们更适合咱们登莱的士兵使用。”王巢解释道,“比如燧发枪的枪托,可以做得更贴合咱们士兵的肩膀;火炮的重量,可以适当减轻,方便运输。”
工匠们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工匠,知道“仿制”是学习新技术最快的方法,等熟练了再“改良”,也更容易上手。
“那咱们先从啥开始仿制啊?”张铁匠问道,眼里满是期待。
“先从燧发枪的零件开始。”王巢指着图纸上的燧发枪零件,说,“燧发枪由枪管、枪托、燧石、扳机等二十多个零件组成,咱们把工匠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负责一个零件的生产,最后再进行组装。这样分工明确,能提高生产效率。”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陈铁,你负责整体协调,确保各小组的生产进度一致;张师傅,你带领铁匠小组,负责打造枪管、扳机等铁制零件;铜匠小组负责打造燧石、弹仓等铜制零件;木工小组负责打造枪托、木柄等木制零件。每个小组每天的生产量,咱们要定个标准,比如枪管小组每天要打造五十根枪管,扳机小组每天要打造一百个扳机,确保月底能组装出第一批燧发枪。”
“属下遵命!”陈铁与工匠们齐声应道,心中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干劲十足。
接下来的日子里,登莱军工坊进入了紧张的生产阶段——锻造区的熔炉日夜不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铁匠们挥舞着铁锤,打造着一个个零件;组装区的机床嗡嗡作响,工匠们在讲武堂学员的指导下,渐渐学会了使用机床,能精准地打造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木工区的锯子、刨子声此起彼伏,一个个光滑的枪托被打造出来。
王巢每天都会来工坊查看生产情况,有时会亲自上手,指导工匠们改进生产方法。比如看到铁匠们打造枪管时,火候控制不稳定,导致有的枪管硬度不够,他就从系统里兑换了“火候控制手册”,教铁匠们根据火焰的颜色判断火候,确保每一根枪管的硬度都达标;看到铜匠们打造燧石时,浪费原料较多,他就教他们采用“模具铸造”的方法,既节省原料,又提高生产效率。
工匠们的技术越来越熟练,生产效率也越来越高——刚开始,枪管小组每天只能打造三十根枪管,后来渐渐能达到五十根、六十根;扳机小组每天能打造一百五十个扳机,远超之前定下的标准。到了八月底,各小组生产的零件已足够组装出五百支燧发枪。
九月初一,组装区举行了第一批燧发枪的组装仪式。陈铁带领二十名熟练工匠,将枪管、枪托、燧石等零件一一组装起来,王巢、沈文、李虎站在一旁观看。当第一支燧发枪组装完成,陈铁拿起燧发枪,拉动扳机,“咔嗒”一声脆响,燧石摩擦产生的火花清晰可见,他兴奋地说:“公子,成了!第一支燧发枪组装成功了!”
王巢接过燧发枪,掂量了一下,手感很好,重量适中,适合士兵携带。他拉动扳机,检查了一下各项功能,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这燧发枪的质量不错,比咱们之前从外面购买的燧发枪还好。月底之前,咱们要组装出五百支燧发枪,装备给登州卫所军的先锋营,让他们试试新武器的威力。”
“是!”陈铁激动地说,眼中满是自豪——这是他们自己打造的第一支燧发枪,意义非凡。
就在这时,系统的提示音在王巢脑海中响起:“检测到宿主成功建立登莱军工坊,完成首批燧发枪仿制,解锁‘军工基础’成就,奖励系统积分五十万,可用于兑换更先进的军工技术或设备。”
王巢心中一喜——五十万积分,足够兑换一些更先进的机床或火炮图纸,能进一步提升军工坊的生产能力。他暗暗盘算着,等这批燧发枪装备部队,检验完实战效果后,就开始仿制火炮,让登莱的军队既有先进的枪械,又有强大的火炮,真正具备抵御后金的实力。
九月中旬,五百支燧发枪全部组装完成,王巢将这些燧发枪交给了登州卫所军的先锋营。先锋营的士兵们拿到新燧发枪,个个爱不释手,纷纷表示要好好训练,用新武器打胜仗。李虎更是激动地说:“公子,有了这些燧发枪,咱们先锋营的战斗力至少能提升一倍!下次遇到后金骑兵,咱们一定能给他们一个教训!”
王巢看着士兵们兴奋的样子,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登莱军工坊的建立,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他还要在这里打造火炮、弹药、盔甲,甚至更先进的武器,让登莱的军队成为明末最强大的军队,为他统一全国、征战全球打下坚实的基础。
夕阳西下,王巢站在军工坊的厂房前,看着忙碌的工匠们,听着熔炉的轰鸣声与机床的嗡嗡声,心中充满了期待。他想起穿越前在现代看到的军工企业,心中暗忖——只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培养优秀工匠,登莱军工坊终会成为明末最顶尖的军工基地,而登莱,也会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乱世中最强大的势力。
夜色渐深,军工坊的灯光依旧明亮,工匠们还在加班加点地生产——他们知道,自己打造的每一件武器,都关系到登莱的安危,关系到百姓的安稳生活。而王巢,也回到了府衙,开始规划下一步的计划——仿制火炮、扩大军工坊规模、培养更多的工匠,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确保登莱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