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明末龙旗 > 第70章 海贸红利,扩军万人

第70章 海贸红利,扩军万人(2 / 2)

王巢登上一艘改良福船,走到甲板尽头,望着乘风破浪的战船编队,满意地点头:“很好。水师是登州的屏障,不仅要护船队安全,还要能主动出击,将来遇到倭寇或外夷商船挑衅,要能一战而胜!”

“末将遵命!”赵三单膝跪地,“水师将士已备好,随时可迎战!”

就在陆、水师紧锣密鼓训练之时,讲武堂的扩招也顺利完成。两百名学员中,有五十名是从现有军队中选拔的骨干,一百五十名是从新兵与流民中挑选的识字青年。周先生亲自制定课程,除了传统的兵法、阵法,还新增了“火器战术”“航海知识”“后勤管理”等实用科目,甚至邀请李铁头讲解火炮原理,沈文传授账房技巧。

一日午后,王巢来到讲武堂,正好遇到学员们在进行沙盘推演——模拟登州卫与倭寇在海上作战,一方指挥战船,一方扮演倭寇,攻防之间,尽显谋略。看到王巢进来,学员们纷纷起身行礼,一名年轻学员上前汇报:“公子,我们正在推演‘近海伏击战’,利用斥候快船诱敌,再用战船火炮夹击,倭寇船队必败!”

王巢俯身查看沙盘,见推演的战术清晰、布局合理,眼中闪过赞许:“思路不错,但忽略了潮汐的影响。近海作战,涨潮与落潮对战船转向影响极大,若不计算准确,很可能被倭寇绕后偷袭。”说着拿起木杆,在沙盘上标出潮汐的流向,“此处应设伏兵,待倭寇进入伏击圈,趁落潮时断其后路,才能万无一失。”

学员们听得茅塞顿开,纷纷点头称是。周先生抚须笑道:“公子指点,胜读十年书。有公子这样的明师,这些学员将来定能成为栋梁之才。”

扩军的同时,沈文正忙着核算粮草与军饷。他带着账房先生们清点仓库,核对账目,三日三夜未合眼,终于在第五日清晨捧着账本走进了王巢的书房。“公子,账目已算清!”他将账本递上,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清晰,“目前库房有粮食十万石、‘登州通宝’八十万贯、白银一百万两;扩军后,每月需消耗粮食八千石、军饷一万五千贯,按此计算,粮草与军饷可支撑半年以上。”

王巢接过账本,逐一翻看:粮食主要来自登州卫开垦的荒田与商户的捐赠,足够一万五千人食用;“登州通宝”流通顺畅,军饷发放毫无压力;白银则预留了五十万两,用于后续的海贸与工坊扩建。“粮草还能再储备一些。”他沉吟道,“让沈文派人去青州、莱州收购粮食,按市价上浮一成,确保三个月内再收五万石,做到有备无患。”

“我这就去办!”沈文应道,“青州的粮商与咱们合作过,听闻是为军饷收粮,定会全力配合。另外,铁匠坊按系统图纸改良后,燧发枪日产已达三十支,火炮每月能造八门,再过一个月,就能实现武器自给,不用再依赖系统兑换了。”

“这就好。”王巢松了口气。系统兑换虽能解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唯有实现自主生产,才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他走到窗边,望着校场上正在训练的新兵与远处繁忙的码头,心中已有了新的规划:“沈文,你安排一下,下月启动第三次远航,船队规模扩至二十艘商船、八艘战船,分赴日本、南洋、吕宋、马六甲四地,货物以丝绸、瓷器、药材为主,务必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沈文连忙记下:“第三次远航的商户招募已提前启动,这次开放十五个名额,报名的商户有五十多家,筛选工作下周就能完成。另外,赵三建议从水师抽调两艘战船,尝试开拓印度半岛的航线,公子觉得可行吗?”

“可行,但要谨慎。”王巢点头,“让赵三派斥候快船先探路,摸清航线与当地势力,若风险可控,再派商船前往。咱们的目标是长远贸易,不是一蹴而就。”

十月中旬,第三次远航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二十艘商船装满了货物,八艘战船配备齐全,水手与将士们斗志昂扬;讲武堂的第一批扩招学员已结业,奔赴各营担任基层军官,将系统的战术与军纪带到新兵中;铁匠坊的武器产量稳步提升,库房里的燧发枪与火炮堆积如山;蓬莱港的炮台已加固完毕,十门红衣大炮虎视眈眈,守护着一方海域。

王巢站在总兵府的了望塔上,俯瞰着整个蓬莱——校场上,新兵们的训练已初见成效,队列整齐,火枪射击精准;码头上,商船与战船整装待发,商户们忙着清点货物,脸上满是期待;集市里,“登州通宝”流通顺畅,百姓们购物便利,脸上洋溢着安稳的笑容。

沈文走上了望塔,递给王巢一件披风:“公子,天凉了,披上吧。第三次远航的船队明日出发,赵三已做好准备,保证能再创佳绩。”

王巢接过披风披上,目光望向远方的海平面:“沈文,你说这乱世,咱们能守住登州吗?”

沈文坚定地说道:“能!咱们有一万五千精锐、充足的粮草、先进的武器、兴旺的海贸,还有公子您的运筹帷幄,别说守住登州,将来定能打出一片更大的天地!”

王巢笑了,眼中满是坚定。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的红利,不仅带来了兵力的扩充,更凝聚了人心、夯实了根基。他知道,只要再完成两次远航,积累足够的财力与物资,登州卫就能真正成为乱世中的一方净土,甚至能主动出击,改变这个时代的走向。

“明日船队出发,我去送行。”王巢转身走下了望塔,脚步沉稳,“告诉赵三,此次远航,不仅要带回白银与物资,更要摸清各海域的殖民势力与贸易节点,为咱们将来的水师扩张铺路。”

沈文紧随其后,大声应道:“遵命!”

夜色渐浓,蓬莱城的灯火逐渐亮起,如同繁星点缀在大地上。校场的喊杀声渐渐平息,码头的忙碌趋于安静,但总兵府的灯火依旧明亮——王巢正在沙盘上推演未来的布局,指尖划过的地方,既是登州卫的现在,更是这个乱世中,属于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