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红海商路(1 / 2)

天启三十年至三十二年,稳固下来的炎汉王国,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经济与地缘政治舞台。

东方的红海与南方的阿克苏姆内乱,同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徐庶提出的开辟红海商路的构想,得到了刘备的全力支持。若能打通此路,炎汉王国将不再仅仅依赖尼罗河与地中海,更能直接接入利润丰厚的印度洋—红海贸易网,与罗马(拜占庭)、波斯乃至商汉王国进行直接贸易,其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然而,通往红海需要穿越广袤的东部沙漠(东部沙漠,阿拉伯沙漠的一部分)。这片不毛之地并非无人区,而是散布着以游牧和绿洲农业为生的贝都因部落,他们彪悍善战,控制着沙漠中的水井和商路。

刘备任命沉稳干练的陈到为“东路宣抚使”,负责此项任务。陈到并未率领大军,而是组织了一支精干的队伍,包括熟悉沙漠生存的向导、通晓阿拉伯语的通译、携带大量丝绸、瓷器、盐铁作为礼物的商队,以及一支五百人的白毦兵精锐作为护卫。

他们的任务不是征服,而是结交与开路。陈到的目标是:与控制关键绿洲和水源的贝都因主要部落建立友好关系,签订贸易和保护协议,用中原的货物换取他们的合作,确保未来汉人商队能够安全通过沙漠,并在红海沿岸建立至少一个贸易据点。

队伍在天启三十一年春出发,消失在东方的沙海之中。这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程,成功与否,关乎王国未来的经济命脉。

就在陈到东进的同时,南方的阿克苏姆内战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一位名叫约拿塔(Yonatan)的王子,在争夺中处于劣势,领地不断被其兄长伊扎纳(Ezana,借用历史名)侵蚀。穷途末路之下,约拿塔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向北方强大的汉人求援。

天启三十一年夏,约拿塔的秘密使者,在其心腹将领的保护下,穿越战线,抵达了南疆塞,请求觐见炎汉王。

“洛阳”王宫内,使者匍匐在地,言辞恳切甚至卑微:“伟大的炎汉王陛下!我主约拿塔王子,乃先王卡莱布之嫡子,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如今奸兄伊扎纳篡逆,迫害忠良,致使国家崩乱。”

“我主愿永世奉炎汉为宗主,称臣纳贡,只求陛下能施以援手,助我主拨乱反正!事成之后,阿克苏姆愿割让第三瀑布以北全部土地,并开放全国商路,与汉人永结盟好!”

使者献上了约拿塔的亲笔信(以希腊文或吉兹文书写,由译官翻译)和大量的黄金、象牙作为定金。

约拿塔的求援,在炎汉朝堂再次引发了激烈争论。

张飞闻讯,立刻上表:“大哥!此乃天赐良机!助那约拿塔小儿登基,可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边境南推数百里,得沃土无数!更能得一傀儡王国为屏障,何乐而不为?给俺老张三万兵马,定帮那小子夺回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