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圣旨催行(1 / 2)

夏去秋来,北海之滨的风已然带上了明显的肃杀之意。天空变得愈发高远湛蓝,但气温却不可逆转地逐日下降。

曾经短暂焕发生机的苔原草甸迅速枯黄,夜晚的寒霜越来越重,预示着那可怕的长冬即将再次降临。

然而,与自然界的萧条相反,镇北城却呈现出一派畸形而壮观的“繁荣”。

经过整个夏季的血腥劳作、残酷镇压和艰难调整,这座寄托着天启帝王野心的北疆要塞,终于初具规模。

雄伟的城墙已然合拢,高约四丈,基厚超六丈,由巨大的石块和夯土混合砌成,表面泼水冻结后光滑而坚固。

墙头雉堞如齿,箭楼、角楼巍然耸立,彼此以甬道相连。一座坚固的瓮城虎视着南方来的道路。

尽管许多细节尚未完善,但这座巨兽般的城池已然具备了强大的防御能力,它雄踞在北海之畔,如同一个冰冷的、拒绝一切的战争堡垒,与远处静谧浩渺的蔚蓝湖水形成一种极具冲击力的对比。

城内,规划井然。军营、仓库、工坊、衙署(征北大将军府)等核心建筑已搭建完毕,虽然大多简陋,但功能清晰。

邓艾尝试开辟的少量田地上,那些耐寒的青稞和蔓菁居然真的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虽然收获微薄,却象征着一丝在此地长期生存的希望。

与“使鹿部”等归附部落的贸易仍在进行,偶尔有皮毛、肉干和草药被送入城中,换走盐铁,维持着脆弱的联系。

最大的变化来自**人口**。持续的清剿和后方输送,使得城内的奴隶数量始终维持在一个惊人的规模(尽管损耗巨大)。

他们被严格地分区管制,戴着沉重的枷锁,在士兵的监视下进行着永无止境的劳役:进一步完善城防、修建城内设施、打造军械,甚至开始尝试向北、西两个方向勘测和修建长城的起点。

满宠的统治系统运转得如同精密的冷酷机器,黥面刖足者在其中如同活动的警告牌,维持着一种令人窒息的高压平静。

这一天,一队风尘仆仆的使者,在一队精锐骑兵的护卫下,抵达了镇北城。他们带来了来自神州帝国中枢天启帝王韧的旨意。

使者宣旨的声音在将军府内回荡,内容无非是嘉奖征北大将军张辽及麾下将士的卓绝功勋,肯定镇北城的建成乃“开疆拓土、永镇北陲之伟业”,勉励将士们再接再厉,早日完成“万里长城”之壮举。

随旨而来的,还有正式的印绶、封赏的诏书(对张辽、张合、邓艾、马超等主要将领均有擢升和封赏),以及一批象征性的御酒绸缎。

仪式结束后,使者与张辽单独会面,才低声传达了皇帝更深层的意图:“陛下有口谕:文远筑城于北海,朕心甚慰。然长城之役,方为根本。镇北城乃起点,亦是支撑。

望卿早日北向,勘定长城走向,开工筑墙,帝国人力物力,当源源不断支持于卿。北疆永固之基,系于卿一身。”

帝国的意志清晰而坚定:镇北城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开始,一个跳板。下一步,是那更加浩大、更加艰难的万里长城。

送走使者后,张辽独自登上镇北城的北门城楼。秋风猎猎,吹动他猩红的披风。他眺望着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