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筑城初启(1 / 2)

在遥远的北海畔,一片临时营地在冰原的边缘显得格外孤独。

这里的环境异常恶劣,狂风如同不屈的战士,日夜不停地呼啸着,寒意如同无形的利刃,穿透厚重的衣物,深入到每一个士兵的骨髓之中。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帝国的使命依然不容有失。徐庶,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在经过周密的勘察后,确定了城址的位置。

于是,在这片被世人遗忘的绝域之中,“镇北城”的建设,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正式拉开了序幕。

工地上,士兵们挥舞着镐头,试图在坚硬如铁的冻土上开辟出一片生存的空间。然而,进展之缓慢,令人几乎要陷入绝望。

每一次镐头砸在冻土上,都发出“哐!哐!哐!”的沉闷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艰辛与无奈。奴隶们在皮鞭的驱使下,挣扎着挥动着工具,但体力的极限很快到来,不断有人因力竭而倒下。

张辽,作为这支队伍的统帅,焦灼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找到解决之道,那么他们所有人都将在这片冰原上化为尘土。

在深思熟虑之后,他采纳了徐庶提出的“火攻”冻土的笨办法。这个方法虽然原始,但在缺乏其他有效手段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尝试。

为了支持这一工程,张辽还下令全军节衣缩食,将有限的资源全部投入到建设之中。

同时,他派遣了勇猛的将领马超,带领一支精锐部队扩大搜索范围,寻找一切可能的资源。

马超不负众望,深入荒凉的冰原,历尽艰险,终于发现了一些被遗忘的矿脉和稀有的草药资源,这些宝贵的物资为“镇北城”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这样的努力下,尽管困难重重,但“镇北城”的建设还是缓慢而坚定地向前推进。

每一个士兵和奴隶都在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书写着帝国边疆的传奇。

然而,新的挑战并非仅来自自然环境。

就在营地因资源匮乏而内部气氛紧张之际,斥候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消息。

“报——大将军!”一名斥候队长疾驰而归,脸上带着困惑而非惊恐,“西北方向三十里,发现小股人马踪迹!但其装束、骑乘皆非匈奴、鲜卑样式!他们行动迅捷,远远窥探我等,一触即走,并未攻击,似乎…只是在观察。”

“不是匈奴?”张辽眉头一皱,“可知是何部族?”他心中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毕竟在这样的边疆地带,任何未知的势力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威胁。

徐庶沉吟道:“北海之地,自古并非只有匈奴。据古籍及陛下所赐舆图提示,此片山林湖泽之间,应有丁零(亦称敕勒)、坚昆等部族生息。”

“其人不同于草原匈奴,多以渔猎、采集、驯鹿为生,亦善山林步战,性悍而朴。彼等视北海为圣湖或祖地,我军于此大兴土木,必然惊动他们。”

徐庶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深知这些部族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满宠冷声道:“不过又一伙化外野人罢了。若敢阻挠皇命,与匈奴同例,剿灭或俘之为奴即可。”满宠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些部族的轻蔑,他相信强大的帝国军队足以应对任何挑战。

徐庶摇头:“伯宁不可小觑。彼等世居于此,极度熟悉本地山川林莽、气候水文,其能耐远非我等初来乍到者可比。”

“其虽人少势弱,无匈奴之大规模骑兵,然若其怀有敌意,于暗处施以冷箭、断我粮道、毁我物资、散播瘟疫,将比明刀明枪的匈奴骑兵更为难防!此乃心腹之患。”

徐庶深知这些部族的生存之道,他们如同幽灵一般在山林中出没,能够无声无息地给敌人造成巨大的麻烦。他提醒众人,不可因为这些部族看似弱小就掉以轻心,他们对这片土地的了解和利用能力,足以让任何入侵者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