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尸忆破案局 > 第74章 深渊回望

第74章 深渊回望(1 / 2)

“普罗米修斯”的全球能量广播,如同一记惊雷,炸响了原本就暗流涌动的国际社会。尽管普通民众对此一无所知,但在各国高层和相关领域内,引发的震动是空前剧烈的。

中方率先分享了“烛龙”小组积累的部分关键情报——包括“猎犬”的能量特征、全球能量网络的抽象模型、以及基于广播信号的初步溯源分析。这份情报的深度和前瞻性,让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国家感到震惊,也促使他们不得不正视这个超越传统国家安全范畴的威胁。

紧急召开的多国秘密峰会以全息投影的形式在虚拟空间进行。与会者包括各国情报部门首脑、顶尖科学家代表以及军事顾问。会场气氛凝重,大屏幕上展示着“烛龙”小组提供的资料,以及各国汇总的、在广播期间受到的干扰和影响报告。

“……综上所述,‘普罗米修斯’并非一个简单的恐怖组织或犯罪集团。”老赵作为中方主要发言人,语气沉肃,“他们掌握的技术,已经触及到能量本质、意识操控乃至空间物理的层面。他们的最终目的尚不完全明确,但从其行为模式——筛选‘载体’,搜集尖端科技,进行全球性心理威慑——来看,其野心极可能是颠覆现有文明秩序,实现某种形式的……物种替代或‘升华’。”

会场一片寂静。尽管有所心理准备,但听到如此骇人听闻的结论,依然让许多人感到脊背发凉。

“我们同意中方的评估。”美方代表率先表态,脸色难看,“我们位于内华达州的一个绝密研究设施,在广播期间遭到了比公开报告更严重的、针对性的意识干扰,数名关键研究人员精神崩溃。这已经是对国家安全的直接攻击。”

俄方代表接着发言,提到了西伯利亚行动的细节(已部分共享),证实了“猎犬”的存在及其超自然能力。英、法、德等其他主要国家也纷纷报告了类似遭遇,只是程度不同。

共识很快达成:必须成立一个代号“方舟”的多国联合特别行动指挥部,共享所有关于“普罗米修斯”的情报,协调全球范围内的监测、防御和打击行动。首要任务:精确定位广播源,即那个“阴影节点”!

“烛龙”小组提供的溯源分析方法论成为了关键。全球最顶尖的信号处理专家和天体物理学家被组织起来,利用遍布全球的监测站(包括军事、科研甚至部分商业卫星)在广播期间捕获的海量数据,进行联合分析。

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处理petabytes级别的数据,并排除各种自然干扰和人为信号。但在集合了全球智慧和技术资源后,进展比预想的要快。

就在“方舟”指挥部全力运转的同时,江雨在基地内,正经历着另一场无声的风暴。

那次全球广播的冲击,仿佛在她与“结构”之间打开了一道更深层次的闸门。现在,即使在不主动连接的情况下,她也能时不时地接收到一些来自能量网络的“碎片化信息流”。这些信息不再是完整的图像或声音,而更像是一种……“状态更新”或者“背景噪音”。

她“听”到遥远的、仿佛来自星海深处的低沉嗡鸣,感受到能量网络中某些“光点”(潜在目标)的明暗变化,甚至能隐约捕捉到那些在网络上活跃的、被“普罗米修斯”理念吸引的意识所散发出的、混合着渴望、恐惧与狂热的“情绪底色”。

这种感觉无比诡异,仿佛她的一部分意识被强行接入了某个庞大的、非人的神经网络。这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失眠、幻听、偶尔的身份认知模糊开始出现。医疗组不得不给她使用更强效的神经稳定剂,但效果有限。

“你的大脑……正在被动地适应和处理远超常人负荷的信息。”主治医生忧心忡忡地对老赵说,“长期下去,我担心她的自我意识会被这种外来信息流稀释甚至覆盖。我们必须找到方法,要么加强她的精神屏障,要么……找到控制甚至关闭这种连接的方法。”

老赵看着监测屏幕上江雨脑电波那异常复杂的波形,沉默良久。江雨是无可替代的资产,但更不能让她变成这场战争的代价。

然而,江雨本人却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冷静。她在日记中写道:“……它们在低语,在展示,也在暴露。每一条信息流,无论多么混乱,都携带着关于它们本质的线索。我是天线,也是解码器。危险,但也是机会。”

她开始尝试一种危险的行为:不再被动接收,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去“倾听”和“解析”那些碎片化信息流。她像一个在噪音海洋中寻找特定频率的调音师,小心翼翼地过滤着无意义的杂波,捕捉那些可能与陆秉先、欧阳静或“阴影节点”直接相关的信号。

这个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有一次,她试图追踪一股强烈的、带着欧阳静精神印记的能量波动时,险些被其中蕴含的狂热信仰洪流吞噬,幸亏医疗组及时介入进行神经阻断才脱离危险。

但她的冒险,也换来了珍贵的收获。

她确认了欧阳静确实以一种纯能量意识体的形态存在着,并且是“阴影节点”与能量网络之间重要的“协调者”之一。她捕捉到了关于“源点”的只言片语——那似乎并非一个地点,而是一个……“概念”,或者说一个“物理常数被扭曲的奇点”。她还感知到,“猎犬”的活动近期变得更加频繁和有目的性,它们似乎在为某个“大型构造”搜集最后的“组件”,而这个构造的地点,隐隐与“阴影节点”所在区域重合。

这些零碎的信息被她拼凑起来,与“方舟”指挥部技术层面的溯源分析相互印证。

一周后,“方舟”指挥部传来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