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各有千秋,要属最有特色的吗,自然属于贾探春了,顾盼神飞,见之忘俗,在她身上李洵似见到甄秋姮的影子。
王熙凤依旧明艳动人恍似神妃仙子,寡妇李纨安静淡雅,旁边那位葫芦儿身材,都熟透的年轻妇女估计是尤氏。
林黛玉清灵脱俗,薛宝钗端庄丰腴,一支芙蓉,一支牡丹。
无论扫见哪位姑娘,李洵都暗自点评,直到看见一脸懵的贾宝玉,啧……
李洵心情大好,朗声笑道:“都免礼,坐下说话,在本王跟前不必拘泥那些虚礼,太过生分反倒没意思了!”
贾母闻言,忙道:“王爷体恤,但礼不可废……”
话未说完,李洵眉头便是一蹙,声音微沉:
“本王说了在跟前不讲礼法!若再提这些本王可要生气了。”说完哈哈一笑,显得轻松随意,却让贾母、太太、奶奶些提心吊胆。
秦可卿见状,忙含笑打圆场,声音柔美悦耳:
“老封君,王爷性子爽利,最是随和不过。您看这满屋子的姐妹们,花团锦簇的若都拘着礼,反倒失了亲近热闹。
不如就依了王爷,大家自在些说话,岂不更好?”秦可卿说着,已温柔的看向三春、黛玉、宝钗、她们那边儿。
贾母见秦可卿递了台阶,又见李洵神色不似作伪,只得笑着应下:
“是是是,王爷和夫人都这般说了,老婆子遵命便是,你们姊妹些都坐下吧。”
姑娘们小心翼翼在下首绣墩上坐了。黛玉见秦可卿如此温柔大方,言语亲切,心生亲近。
虽心中对李洵娶元春仍有几分酸涩,但大姐姐并非藏奸作伪之人,那股莫名不舒服早消了大半。
宝钗更是八面玲珑,不动声色地顺着秦可卿的话,言语间极是得体。
三春姐妹见这位传说中的恶王竟是俊美风流、不拘小节,倒与想象中凶神恶煞的模样大相径庭,心中惊奇之余也放松不少。
李洵与贾母王夫人随意闲谈了几句,眼睛在厅内又扫了一圈,眉头微挑:
“怎不见元春?”
王夫人赶忙起身,赔着笑道:
“回王爷,元春她如今乃待嫁之身,按规矩婚前不宜与……与……”她看着李洵瞬间沉下来的脸色,后面与王爷相见几个字硬生生咽了回去。
王夫人尴尬的沉默下来。
李洵嗤笑一声,他最不耐烦这些繁文缛节,无所谓地摆手:
“什么不宜相见?一会儿本王自去寻她说话儿。”语气斩钉截铁,不容反驳。
王夫人脸色一白,强笑着应了声“是”,再不敢多言。
李洵想了想,荣国府那些好看丫鬟,正好给贾元春当陪嫁岂不是省力气?
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至于元春的陪嫁丫鬟,本王今日也一并拣选了。
府上若有伶俐懂事的丫头,只管叫来让本王瞧瞧。能跟着元春入王府,也是她们的造化。”
他这话一出,厅内众人又是一愣。
王爷亲自点选陪嫁丫鬟?
这……这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但谁敢说个不字?
贾母、王夫人只得连声应道:“王爷恩典,是咱们府里丫头们天大的福气,稍后便让她们都过来,听凭王爷挑选。”
秦可卿在一旁含笑听着,美目流转间,心知肚明,自家王爷爱美之心,何曾藏着掖着。
李洵兴致颇高,对贾母道:“老太太,今儿中午本王就在府上用饭了。听说你们家园子不错,正好饭后去逛逛。”
不等贾母答话,他又接着道:“晚上,本王便带元春回王府。三春妹妹、林妹妹、薛妹妹,也都一同去王府小住几日,
陪陪元春和可卿说说话。哦,还有史家那丫头,叫什么……史湘云的?也一并接来,人多才热闹。”
此言一出。
厅内顿时又安静了一瞬。
贾母下意识地想开口,诸如“于礼不合”、“姑娘们不便”之类的话到了嘴边,但一触到李洵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也是硬生生咽了回去。
这位爷可是说翻脸就翻脸的主儿!
探春、惜春闻言,心中又惊又喜又有些紧张,但想到有元春姐姐在,又觉得安心不少。
迎春则有些茫然无措。
林黛玉心中小鹿乱撞,既有被邀请的欣喜,又有面对李洵的羞涩与不安。
谁知道这人藏着什么奸,没准做出些臊皮臊脸的事儿来。
薛宝钗亦是心绪翻腾,轻摇扇子,面色不显。
唯有贾宝玉,一听姐姐妹妹们全都要被接去王府,独独落下他,顿时急得抓耳挠腮,欲言又止,眼巴巴地看着李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