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蜀中吴氏(2 / 2)

“我等为将者,只需听令行事,保境安民即可,何必多言?”张任闻言,虽仍不服,却也只得闷哼一声作罢。

当夜,别驾张松以“代明公为天使接风洗尘”为名,在自家府邸设下私宴,单独邀请诸葛瑾。

作陪的除了张松本人,还有中郎将吴懿。

吴懿出身陈留吴氏,其父吴匡曾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部将,在朝中颇有根基,算得上是益州境内与中央联系较密切的高门望族,其妹更是嫁与刘璋之兄刘瑁为妻,虽然刘瑁去世,吴氏寡居,但也算是和刘璋沾亲带故的。

宴席之上,张松极尽殷勤,不断向诸葛瑾敬酒,并旁敲侧击地打探朝廷现状、天子喜好以及朝中重臣的用人标准。

言语间,流露出对长安朝廷新气象的无限向往。

“诸葛天使年轻有为,深得陛下信重,真是令人羡慕啊。”张松举杯叹道,“如今天子英明,重振朝纲,正是我等士人报效国家之时。只恨松身居边陲,才疏学浅,无缘得见天颜,更无法为朝廷效力,实在惭愧。”

吴懿也在一旁附和道:“懿虽不才,然先父亦曾效力于京师。每闻朝廷新政,天子英武,便心向往之。益州偏安一隅,终非长久之计。还望天使回朝之后,能多多美言,使陛下知我益州士民,依旧心向汉室。”

诸葛瑾何等聪明,自然听出二人话中的投石问路之意。

他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应对得体,既不过分热络,也不冷淡拒绝,只是泛泛而谈朝廷求贤若渴,鼓励各地贤才皆可毛遂自荐或由州郡举荐,一切自有法度。

“张别驾、吴将军放心,”诸葛瑾从容道,“陛下圣明,丞相、尚书令等诸位公卿皆公正无私。”

“但凡有真才实学、忠心为国之士,朝廷必不会埋没。二位乃益州栋梁,只要恪尽职守,助刘益州安定地方,陛下自有明鉴。”

私宴之上,气氛渐趋热络。

中郎将吴懿见诸葛瑾态度温和,似有可为,便趁势唤来一名英气勃勃的年轻将领,向诸葛瑾引荐道:“天使,此乃末将族弟吴班,字元雄,虽年少,然颇有胆略,在蜀中略有豪侠之名,素怀报国之志,今日得见天使,实乃荣幸,特来拜见。”

吴班上前一步,向诸葛瑾恭敬行礼,举止得体,目光炯炯有神,确有一股干练之气。

诸葛瑾观其形貌,听吴懿称其有“豪侠之气”,心中一动,暗忖:“此子气度,倒与前将军刘玄德有几分相似。若能引荐至玄德公麾下,或能得其重用。”

心中计定,诸葛瑾便对吴懿、吴班温和笑道:

“吴将军、元雄请起。元雄年少英杰,有志报国,甚好!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然官职授受,自有制度章程,需经尚书台铨选。不过……”

“前将军刘玄德,奉旨讨逆,正是急需人才之时。玄德公仁厚爱士,知人善任。”

“若元雄不介意军旅辛苦,吴将军可修书一封,由瑾代为转呈刘前将军,陈明元雄之志。想必玄德公必会量才录用,使其有报效朝廷之门径。不知意下如何?”

吴懿闻言大喜!

他出身官宦世家,深知在中央朝廷为官远比在益州这偏僻之地更有前途。

若能借刘备这条线进入朝廷体系,无疑是条捷径。他连忙拱手道:“天使提携之恩,末将感激不尽!元雄能得刘将军麾下效力,是他的造化!末将这便修书!”

吴班也是面露喜色,再次向诸葛瑾深深一揖:“班,谢过天使成全!”

一旁的霍峻,与吴班年纪相仿,一路同行已颇为投契,见有此机会,也鼓起勇气向诸葛瑾请求道:“天使,峻亦愿随吴兄一同,投效刘前将军军中,为国效力,望天使允准!”

诸葛瑾见霍峻虽年轻,但一路行来沉稳有度,在夷陵时更有不俗见解,确是可用之才,便含笑点头:

“霍都尉既有此志,甚好!你与元雄同去,彼此有个照应。届时,我亦会修书给玄德公,说明你二人情况。”

吴班、霍峻相视一笑,皆是振奋不已。宴席之上,众人皆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