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下诏选妃以充实后宫、绵延皇嗣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块巨石,在已然暗流涌动的天下诸侯间激起了新的波澜。
这道诏书,明为皇室家事,实则蕴含着深远的政治意味。
它既是天子彰显权威、昭示朝廷重回正轨的象征,也是一次对各方诸侯忠诚度的巧妙试探。
诏书明发天下,不仅限于朝廷直接控制的司隶、雍凉地区,更是特意传达到了河北袁绍、荆州刘表、江东、甚至远在益州的刘璋等处。
朝廷有司官员持节分行各地,督导采选事宜,态度虽客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各方诸侯的反应,耐人寻味。
最积极者,当属兖州牧曹操。他本就已将二子曹昂、曹丕送入长安为质,姿态放得极低。
此次闻诏,更是迅速行动,亲自修书给主持此事的宗正府和光禄勋,极力推荐自己的女儿曹节,盛赞其“婉顺有德,宜配君王”。
曹操地处中原,紧邻司隶,消息灵通,行动迅捷,其积极主动的姿态,既是对朝廷的示好,也隐含了希望通过联姻进一步巩固与中央关系的深层考量。
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等宗室或偏远诸侯,态度则相对谨慎,诏令也为传达到位。
然而,这道诏书在一个人心中,却激起了截然不同的涟漪——那就是屯驻河东、整军备战的温侯吕布。
吕布自被“礼送”出兖州,北驻河东以来,虽得朝廷正式任命为河东太守,但远离权力中心长安,心中常感失落与不安。
他渴望重新回到帝国的舞台中央,渴望得到天子更多的重视和信任。选妃的消息传来,吕布顿时眼前一亮,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立刻召来心腹谋士陈宫,屏退左右,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兴奋说道:
“公台!陛下选妃,此乃天赐良机啊!我有一女,年已及笄,待字闺中,颇有英气。若能将小女献于陛下,我吕奉先岂不就成了国戚?”
“日后在朝中,地位必然稳固,重返长安,执掌重兵,亦非不可能!你看此事如何?”
陈宫闻言,捻须沉思片刻,眼中精光闪烁。
他深知吕布的野心与处境,也明白与皇室联姻的巨大政治价值。这确实是一条快速提升地位、巩固权力的捷径。
“奉先之见,确有道理。”陈宫缓缓道,“若能成为外戚,奉先便与皇家休戚与共,地位自然超然。陛下年少英武,若得奉先之女为妃,亦能得一强援,或可欣然应允。只是……”
他话锋一转,“此事需谨慎操作。需得寻一得力之人,向陛下或丞相、宗正等重臣,委婉进言,探听口风,切不可操之过急,引人猜忌。”
吕布听得连连点头,正欲与陈宫详细谋划如何走通门路时,亲兵突然来报:“启禀温侯!营外有河北袁绍使者求见,自称姓郭名图,有要事相商!”
“郭图?袁绍的使者?”吕布眉头顿时紧锁,脸上露出极度厌恶的神色。
“哼!袁本初这老儿,昔日我在河北替他剿灭张燕黑山贼,他却听信谗言,派人加害于我!此仇未报,他还有脸派使者来?来人!把那郭图给我乱棍打出去!”
陈宫却急忙抬手阻止:
“奉先且慢!两军交战,尚不斩来使。何况如今袁绍势大,我等亦不宜无故树敌。不如且放他进来,听他有何说辞,再作定夺不迟。或许……能从其言谈中,窥知河北动向。”
吕布强压怒火,冷哼一声:“也罢!就依公台!让那郭图进来!我倒要看看,袁本初又想耍什么花招!”
不多时,一身文士打扮、面带精明之色的郭图,被引至帐中。他见到面色不善的吕布,并无惧色,从容施礼道:
“河北郭图,奉我家明公大将军之命,特来拜会温侯,并有一桩天大的好事,欲与温侯商议!”
吕布冷冷道:“郭图,有话快说!袁本初有何‘好事’能想到我吕奉先?”
郭图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道:
“温侯何必动怒?往事已矣,皆因小人离间。我家明公时常追悔莫及。如今,明公有意化干戈为玉帛,特命图前来,是为我家大公子袁显思提亲!”
“明公欲聘温侯之爱女为媳,从此袁、吕两家,结为秦晋之好,共图大业!不知温侯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