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子瑜入蜀(1 / 2)

长安的诏书与讨逆檄文以快马传檄四方,与此同时,持节使者亦分赴各镇诸侯,执行天子的外交战略。

谒者仆射诸葛瑾,持旌节,携诏书,在一队精锐虎贲卫士的护送下,沿武关道南下,顺利抵达了荆州治所——襄阳。

襄阳城北临汉水,南倚岘山,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互为犄角,城高池深,易守难攻,乃天下屈指可数的雄城重镇。

诸葛瑾乘舟渡河,登岸入城,一路所见,市井繁华,车马辚辚,甲士巡逻井然有序,显出一派乱世中难得的安定富庶景象。他心中暗忖:

“襄阳之地,水陆要冲,物阜民丰,真乃王霸之资!刘景升能据此而守成,实非侥幸。如此要地,若始终游离于朝廷直接掌控之外,终非长久之计。他日若有机会,定要建言陛下,设法将荆襄之地牢牢握于手中。”

荆州牧刘表早已得报天使将至,虽对朝廷突然遣使略感意外,但表面功夫做得十足。

他派遣麾下最为倚重的两位重臣——蒯良与蔡瑁,亲自出城相迎,礼数极为周到。

诸葛瑾在蒯、蔡二人的陪同下进入州牧府邸。大堂之上,刘表冠带整齐,端坐主位,其麾下文武要员分列两侧,气氛庄重而不失戒备。

诸葛瑾稳步上前,面向刘表,展开手中诏书,朗声宣道:“天子诏曰:咨尔荆州牧、镇南将军、成武侯刘表,汉室宗亲,世受国恩,镇守南土,保境安民,朕心甚慰!”

开场先是一番例行的褒奖与肯定,刘表及麾下众臣闻言,面色稍缓,纷纷躬身以示谦逊。

随即,诸葛瑾话锋一转,语气转为严肃:“然,今有逆贼袁术,僭号称尊,私匿国器,辱及天使,罪恶滔天,人神共愤!朕已明诏天下,褫夺其职,定为国贼,命四方共讨之!”

听到这里,刘表神色一凛,堂下众人也屏息凝神。

“荆州北接逆贼巢穴,地当要冲。特命荆州牧刘表,整饬军备,筹措粮草,为王师前驱,会同车骑将军刘备、兖州牧曹操等部,合力进剿,务必克竟全功,肃清淮南,夺回传国玉玺!”

宣读完讨逆旨意,诸葛瑾稍作停顿,观察刘表反应。

见刘表面色凝重却并未立刻反对,他接着宣读另一项重要任命:“另,益州牧刘璋,暗弱无能,纵容张鲁割据汉中,形同独立,不修臣职,有负圣恩。卿当责令其遣使责问刘璋,整饬益州,必要时可兴兵讨逆,以清侧畔!”

最后,诸葛瑾宣示了朝廷对刘表个人的安抚与承诺:“卿本宗室重臣,忠勤体国,朕深知之。待平定逆乱,克复汉中,朕必不吝封赏,使卿永镇荆襄,福泽子孙,与国同休!”

诏书宣读完毕,诸葛瑾将诏书合拢,恭敬地递向刘表:“请刘荆州接旨。”

整个宣诏过程,诸葛瑾仪态从容,言辞清晰,不卑不亢。

刘表起身,整了整衣冠,上前两步,躬身双手接过诏书,沉声道:

“臣,刘表,领旨谢恩!陛下圣明!袁术逆天,罪不容诛!臣世受汉恩,敢不效死?定当整军经武,筹备粮秣,全力协助刘车骑、曹兖州,共讨国贼,以靖国难!至于益州之事……”

他略一沉吟,“璋虽愚钝,然亦汉室宗亲,臣当谨遵圣意,先遣使责问,陈说利害,望其幡然悔悟。若其执迷不悟,臣再行奏请陛下,发兵讨逆不迟。”

宣旨已毕,刘表在州牧府设宴款待天使诸葛瑾。

席间,宾主尽欢,表面上一派和谐融洽。刘表言辞恭顺,一再表示将谨遵朝廷号令,全力支持东征,并承诺尽快筹措粮草,调拨部分兵力听候刘备调度。

对于责问刘璋之事,他也表示会慎重选派得力人手,随天使一同入蜀。

然而,诸葛瑾心知肚明,这位当年单骑入宜城、迅速平定荆州内乱的“八俊”之一,绝非易与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