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陈登治徐州(2 / 2)

城内的李傕,日子则愈发艰难。兵力折损严重,物资匮乏,军心浮动。

他曾试图驱赶民夫上城助守,但刘协以强硬手段回应,非但没能缓解守城压力,反而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引发了城内更深的怨恨和恐慌。

李傕见此法无效且徒增恶名,只得作罢,只能依靠残存的嫡系部队,苦苦支撑,败亡的气息已弥漫在整个长安城的上空。

就在这决战前夕的气氛愈发凝重之时,一日,扬烈将军杨奉兴冲冲地前来中军大帐禀报:

“陛下!喜讯!臣的两位旧部,白波军统帅韩暹、胡才,已率五千精锐,日夜兼程,赶来勤王!现已抵达霸陵大营之外!”

刘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玩味的笑意:

“哦?韩暹、胡才?朕记得杨将军曾言,已去信招揽他们。没想到他们来得倒是及时,正好赶上这收官之战。宣他们进来吧,朕倒要见见这两位‘白波豪帅’。”

“诺!”杨奉领命,连忙出帐去引见。

不多时,帐帘掀开,杨奉领着两名将领走入大帐。

为首一人身形魁梧,面色黝黑,豹头环眼,满脸横肉,穿着一身不甚合体的皮甲,腰挎环首刀,正是韩暹。

另一人稍显瘦削,但眼神闪烁,透着一股精悍狡黠之气,乃是胡才。

这两人昔日纵横河东、河内,打家劫舍,啸聚山林,也是称霸一方的草头王,自有一股凶悍匪气。

然而,此刻一踏入这中军大帐,感受到帐内肃杀凝重的气氛,看到两旁肃立的那一干西凉宿将——段煨面色沉静如渊,张济眼神锐利如鹰,尤其是刚刚立下大功,浑身煞气未散的庞德如同铁塔般矗立一旁……这些百战余生的西凉悍将,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从尸山血海中淬炼出的冰冷杀意,瞬间将韩暹、胡才那点所谓的“匪气”冲得七零八落。

毕竟白波军劫掠河东,也不过是不高兴就杀人,而这些西凉武夫,那可真是不杀人就不高兴,这是根本上的差别。

两人顿时觉得呼吸一窒,原本挺直的腰杆不自觉地微微佝偻了几分,眼神也不敢再乱瞟,规规矩矩地跟着杨奉,来到御前,学着刚才看到的礼节,有些笨拙地躬身抱拳,声音都带着几分不自然的紧张:

“末将韩暹(胡才),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他们的口音带着浓重的河东土腔,举止也远谈不上优雅,在这群要么是世家出身、要么是久经沙场的正规将帅中间,显得格格不入,如同误入猛虎领地的土狼。

刘协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觉得有些好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平和地问道:

“二位将军远来辛苦。一路行军可还顺利?麾下儿郎们状态如何?”

韩暹咽了口唾沫,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些:“回陛下!托陛下洪福,一路顺利!儿郎们听说为陛下勤王,打长安都憋着股劲呢!”

话说得磕磕绊绊,但意思倒也表达到了。

胡才也连忙补充道:“是!陛下,我等接到杨大哥……不,杨将军的信,就立刻点齐兵马,轻装简从,一路不敢耽搁,就怕赶不上为陛下效力!”

刘协点了点头,勉励道:“好!二位将军深明大义,主动勤王,其心可嘉!如今长安克复在即,正是用人之际。二位来得正是时候!暂且将兵马归于杨奉将军节制,且当个军司马,休整一日,后日便随朕一同,总攻长安!”

“末将遵命!”韩暹、胡才如蒙大赦,连忙应诺。

刘协又对杨奉吩咐道:“杨将军,好生安置韩、胡二位将军及其部众,供给酒食,让他们养精蓄锐,准备建功立业!”

“末将明白!”杨奉领命,带着两位还有些拘谨的旧部退出了大帐。

帐内众将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嘴角大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在这些真正的职业军人看来,韩暹、胡才带来的所谓“精锐”,不过是群乌合之众,打打顺风仗、壮壮声势尚可,真要打硬仗,恐怕指望不上。

不过,天子既然接纳了他们,多一份力量总归是好事,至少可以充作攻城时的辅兵或预备队,减少一些主力部队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