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师弟爱上师姐 > 第389章 年6月:深耕

第389章 年6月:深耕(2 / 2)

随后,在江涛在林薇带领下又拜访了另外几位下了小额订单的客户。同样的剧本反复上演:客户对区域总经理的亲自到访感到惊讶——>江涛以闲聊切入(市场、行情、困难),建立共鸣——>自然询问产品使用情况和价格反馈——>巧妙避开“返现”敏感词,强调合作共赢和服务保障——>留下良好印象和更紧密的联系。

每一次拜访,都像在客户心中投下一颗小小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虽不汹涌,却足以在对方脑海中留下一个清晰的印象:这家公司不仅产品质量不错,而且高层很重视客户,服务态度极好!

这种感觉,对于在华强北激烈竞争环境中挣扎求存的中小商户来说,弥足珍贵。

接下来的几天,江涛和林薇真的如同扎根在了华强北。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客户清单,更像是在这片电子丛林里悠闲地“巡山”。

林薇凭借着她漂亮亲和、毫无攻击性的形象,以及这半个月刷脸混下的“熟人”关系,带着江涛穿梭于各个电子商城、大小柜台之间。

他们不再带着明确的推销目的去拜访。更多的时候,是林薇像介绍自己的朋友一样,把江涛引荐给一些她觉得“人还不错”、“可能有发展潜力”的老板认识。

“张老板,这是我们江总,现在负责我们公司广东这边。”

“王哥,这是我之前跟你提过的,我们公司江总,今天过来转转。”

江涛总能迅速融入,他穿着休闲,谈吐风趣,对电子元器件、市场行情、甚至pc组装的门道都如数家珍。他很少主动谈自己公司的产品,更多的是倾听,是请教,是分享一些广州或者其他区域的市场趣闻。他懂得什么时候该递烟,什么时候该自嘲一句缓解气氛,什么时候该对某个老板独具慧眼的经营策略表示真心实意的赞赏。

他们的拜访,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串门和交流。一杯廉价的功夫茶,一根烟,就能聊上半天。谈天说地,从国际芯片巨头的新动态,到华强北某条巷子里新开的地道潮汕牛肉丸店。

而林薇,则成了这场“非功利交流”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和视觉焦点。她美丽,清新,笑容干净,如同这片充斥着金属与塑料、汗水与金钱的丛林里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男人们在她面前会不自觉地收敛几分粗鲁,表现出更多的耐心和风度。她不需要刻意卖弄风情,只需安静地坐在那里,偶尔巧笑倩兮,或是适时地接上一两句俏皮话,就能让气氛变得融洽而愉快。很多后续的闲聊和信息的自然流露,往往是在林薇不经意间的提问或感叹中完成的。

江涛冷眼旁观,心中了然。林薇这块“敲门砖”的作用,正在被发挥到极致。她建立的是初步的好感与信任,而他,则在这份好感与信任的基础上,悄无声息地在这些潜在客户心中植入了“xxx科技”和“江涛”这两个名字的初步印象。

“市场开拓,本就是看运气,看机会。”江涛对林薇说。

“策略当然重要,但策略的核心,是让人记住你,并且对你产生好的感觉。”

“订单,是水到渠成的事。急不来。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开渠引水。”

林薇点点头,这几天跟着江涛“巡山”,她自己也学到了很多。她发现,当自己不再背负着“必须签单”的沉重压力,反而能以更轻松、更真诚的状态去和人交流时,效果出奇的好。

当然,江涛内心也有他的算盘和底气。

那私下承诺的3%返现,每笔小额订单,都在悄然增加着这个隐形窟窿。他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日常的各种差旅、招待费用中,寻找合规或能打擦边球的发票来“冲抵”这笔返现支出。这是账目腾挪。

“如果这报销的额度冲到顶,比如说三万块封顶了…”林薇曾忧心忡忡地问过,“那多出来的返现怎么办?”

江涛当时只是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种林薇看不懂、却让她莫名心安的深邃和笃定:“真到了那一步,”他轻描淡写地说,“那就我自己掏腰包补上呗。”

这话说得轻松,背后却是实打实的财力支撑。他个人账户里那沉淀的两千万资金,就是他敢于如此“任性”投资的底气。几万返现窟窿,对他而言,是他能承受的,如果以后单干,这些客户都是他的资源。

当然,这个“赌”并非毫无章法。他心里明镜似的:如果真有某个大客户被他们打动,愿意下个几百万的单子,那他完全有理由、也有能力去跟公司高层重新谈判,申请正式的、公开的大客户返利政策。那才是真正的“大炮上刺刀”。而现在这些小订单的返现,不过是“小米加步枪”阶段的灵活策略,是他能力范围之内完全可以承受的“试错”成本。